
石家庄一摸作文构思
文/卓尔
问:赵老师,石家庄一模半命题作文“我在春天里——”,写疫情素材,只得45分,是不是选材方向有问题了?
答:写疫情完全可以,如果不能提升一步,超脱一步,写出疫情过后的春天里,姹紫嫣红的春天,充满希望的春天,而只写庚子年的抗击疫情的春天,战斗的春天,英雄主义的春天,主题就没有扣死,外延缩小了。没有写出人生的春天,中国的春天,比如复工复产后工厂里隆隆的机器声,清晨田野里耕田浇地的欢笑声,深夜高速路上车水马龙,解冰的河流上汽笛声声,帆影点点,我在春天里勤奋学习,认真听每一节直播课,和老师同学隔屏守望……

出题者总是“别有用心”,总是“偷袭”孩子们的软肋,总是设置路障和岔路,所以我一直重复讲好好审题,抓关键词,立意务必扣紧题目要求,题目不要扩大化,也不能缩小,严丝合缝才有好作文。
“我在春天里 ——”,叙述主体和抒情主人公是“我”,是自己——这是中高考作文的第一要求,必须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作作为。立脚点是“我”,仿佛站在春天山顶,一览众山,收四面来风,感尘世万象,抒一腔情思,撷自己一两个生活细节。风景是自己看到的,情感是自己心中的,注意,是自己的。同学们常犯的错误,大篇幅叙写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张静静、刘智明、李文亮,把他们当做叙述主人公,抒情主题——错了!这就是写作角度没有转化过来。怎么写?我看见疲惫不堪的钟南山在去武汉的餐车上睡着了,我是多么欣慰,84岁的老人“万里赴戎机”,太累了;我听见李文亮对同事说“我治好病,还得去一线”,我哭了;我听说张静静去世那一天,心情格外沉痛,五岁的孩子失去妈妈,援非的丈夫失去最爱的人,她却挽救了几十个患者生命,有的人活着,她已经死了;有的死了,她还活着,她虽然死了,却用最美青春护佑了属于心中最美的盛世中华!所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都从“我”的角度,所有人物不过一个例证而已,决不能“反其意而总之”。切记,切记!

关于春天,诗词歌赋比比皆是,我觉得苏轼的“春宵一刻值千金”,颜真卿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扣在写疫情,写勤奋学习,写中国希望,容易扣题。
半命题春天里,后面加“感动着”“沉思”“夜读”“写诗”“成长”“感悟生命”“致敬英雄”。重新回到我们曾经讲的主题上来。
好吧,下次作文让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个题目。
卓尔 匆匆于石门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