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在大炼钢铁中的石家村看门狗子
刘炳义
看门狗子是青州市何官镇石家村,村民对守卫村庄立下大功的,一种前清土炮的尊称。
据村里老人讲,为防捻军袭扰,石家村先民,修建了宽四米,高七米的圩子墙,又购置了十六门生铁土炮,架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圩子墙上,按排乡勇日夜值守,当善于骑马狂掠的捻军,流窜到石家庄时,遭到生铁土炮的轰击,不得不绕村而去,使石家庄成为周边村庄,幸免于难的少数村庄之一。
时光到了1941年,乡绅刘金钥在中共南寿五区门长华书记的支持下,带领庄民,在村内堵街截巷,挖地道,在村外挖抗日沟,重修圩子墙,并把古董生铁炮,重新架设到圩子墙上。
1941年6月7日,从寿光丰城方向来的一队鬼子汉奸,耀武扬威地向石家庄方向扫荡,区委书记门长华立即带领抗日民兵关闭庄门,登上圩子墙,用清朝古董火炮,阻击鬼子汉奸,愤怒的炮火,顿时淹沒了敌群,遭到打击的鬼子汉奸,不甘心失败,立即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像一群恶狼一样,向据守在圩子墙上的抗日民兵扑来,当鬼子汉奸离圩子墙还有50米时,伏在墙上的民兵,又几乎同时点燃了六门生铁炮,伴着巨大的炮声,六条火龙又飞向鬼子汉奸,鬼子指挥官被打懵了,大叫,八路超先进武器的有,立即撤退。
从此,这十六门清朝古董火炮,就被石家村民亲切的称为看门狗了,对它们倍加爱护,天天擦洗得黑亮。可惜,在上世纪58年大炼钢铁时,被熔化在土炼钢炉里了,我听了刘树梓,刘树桂两位老人的回忆,唏嘘不已,我想,如果这十六门前清古董火炮还在,放在我们乡情记忆馆红色展馆里,那将是何等的荣耀和气派,但是,历史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