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 那 点 事
作者||沐之•诵读||东方红
但凡是个爷们都喜欢酒。当然还有一群让男人害怕的大姑娘小媳妇的,她们喝酒就像上趟厕所,喝多少尿一泡也就没了,咱比不了。以前咱也好这口,尽管,三杯白的能睡上一天……一想起这事我就恨那个在我脖颈上开了一刀的蒙古大夫,这神经给搭的啊,现在是一口脸红二口眼绿三口脑残啊!不敢喝了。可越不敢喝越是想的历害。不是馋酒,是馋那喝酒的感觉。

酒是文化。这话不假!上万年了,咱们的老祖宗剩点粮食、果子的不易,东藏西藏的,藏着藏着就藏成酒了。后来才有了那么多关于酒关于英雄关于文章关于诗的故事。可以说我们的文化和酒是分不开的,可以把酒的历史写成一部中国经济发展史。你说酒牛不牛!

现如今这酒喝的更有学问了。晚上你往后海一扎,一百二百喝个水果炸弹,二百三百喝个动物荷尔蒙,七百八百还能喝出贴身内衣的味来,你信不信?更别说那动不动上万的拉菲,拉图,阿歌等等,那得去会所,有壁炉的那种地方,蹲没蹲着大狼狗没关系,关键要有音乐,有古董,有诗歌还能顺便捏个脚的地儿。这还只是年轻人的喝法,还有文化人的,还有老先生们的,你若听听他们的酒后之言,嘿!那叫一个爽……

过去有八大名酒?那可不是浪得虚名,是几千张嘴蒙着眼品出来的。现如今全乱套了,光茅台镇就出上百种茅台酒,打着各种旗号,贴着吓人的标签……其实酒就两种,一种是把各种酒调在一起的,一种是一锅酒蒸几次的。酒的好坏全在这里头。就拿二锅头说,二百年前有个叫上义的厂子烧锅,老板有良心只卖二锅酒,一锅三锅算酒头酒尾,那是给穷人喝的。这就是著名的二锅头。

解放了,红星厂接了班,其它的都不算是二锅头。现在牛栏山也叫二锅头,经王刚那大嘴巴一呼悠,好像牛栏山成了二锅头的祖宗,哪说理去啊。二十年前牛栏山还是个出散装酒的,咱北京以前有个莲花白酒,那名气那历史长了去了,老佛爷都把莲花白当宝贝供着,可莲花白用的就是牛栏山的散酒调出来的……如今老村长就快成名酒喽……不说了,眼泪花花的……

就酒这点事,再怎么说那也是文化也是历史啊。您说是吗?
哥儿俩久未谋面,可见面最开心的事还是交流文字啊……

作者简介
沐之,本名 张凤舞,北京人。酷爱文学创作。其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征文大赛中获奖。现为北京某商社独立合伙人,执行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