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笆”的故事
“荊笆”就是一种用山上的荆条编织的能拉物品的荆条席子,它也可以用来做架子车围栏,也能组合成农家小院或菜园的篱笆墙。说到“荊笆”在临沂乡村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话说很久以前,罗西和兰陵交界处,从照山西望,在大宗山东侧山脚下有个村庄,庄上有户姓王的人家有个独生子,名叫王金银,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还给他娶上了媳妇。一年后媳妇生了个儿子,取名王贤孝,邻居们都说:这回老太太可熬出头了。
可天有不测风云,那年冬天大雪封路,老太太踏雪去猪圈喂猪,把腿摔断了。从此,她光能吃,不能干,还每天都需要人照顾。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先是媳妇嫉恨婆婆,后来连王金银也厌烦母亲了。
这一年夏天刚过,王金银假借山上地瓜地里招了兔子,以让母亲上山看地瓜为名,把老太太用荆笆拉上了山。
原来王金银夫妇是想把她哄上山,人不知鬼不觉地饿死。哪知夫妻密谋的时候,正好被放学回家刚要进屋的儿子王贤孝听得一清二楚。
王金银放下母亲,正准备下山。这时,儿子出现了。儿子要执意要把他丢在一边的荊笆带回家。王金银问他带这破荊笆干什么,儿子说带回去保存好,等爹娘老的时候,好照样送上山来“看地瓜”。
王金银看看老娘,再看看儿子贤孝,猛然间醒悟了。他一头跪倒在母亲跟前痛哭起来,恳请母亲饶恕他。母亲一听,自然是十分伤心,泪流满面。
王金银爷俩将老人扶上荆笆,拉回家。媳妇也觉得十分惭愧,改恶向善。自此,老太太得到了细心照顾,再也没有受到一点委屈,颐养天年。后来他们的儿子王贤孝因读书刻苦用功,励志有德,考取了功名,做了一个克己奉公的好官。这个庄乃至十里八村的人都把王金银夫妻当成榜样,尊老爱幼,形成了一种贤孝风气。因此,这个村就叫“贤孝庄”了。
说来也怪,王金银拉荊笆上山的路上,一股草向上长,一股草向下长,据说这是山神故意留下的灵迹,告诉人们:为人贤孝,才是兴家之道!
现在“荊笆”这样运载的器物早就不用了,甚至好多人都已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然而与它有关的这个充满朴素智慧贤孝的故事却一直流传至今。
(蓑笠翁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