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欧阳如一(中国)
本期主播:王 曼 (中国)
本期主编:丰车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山海愿》
——欧阳如一
第十七章,晋好来访
李院长从大致坡镇政府办公楼的楼上往下走,正好遇上了虞家美带着晋好从楼下往上走,两人一照面,虞家美笑吟吟说:“李导,会开完了吗?您怎么走了?”李院长气哼哼地说:“你们那个姓崔的,我看是吹牛的‘吹’吧?他懂琼剧吗?瞎搅和?”虞家美大概猜出来是怎么回事儿了,说:“全中国哪有第二个人有您懂琼剧呀?包括对海南文化的了解,刘董做文旅项目就得请您当顾问。”李院长的脸色这才有所缓和,却又不能再回去了,说:“你跟刘董说,海南还有一个剧种值得做,临高人偶戏,但是用我就不能用姓崔的。”虞家美说:“对,用您就不用姓崔的。”李院长的脸上立刻笑开了花,向她摆摆手就下了楼。
虞家美望着李院长的背影对晋好说:“崔浩,马骏的大学同学,著名作曲家和演奏家,也是个大帅哥,一会儿介绍你们认识。”
一听“马骏”二字晋好的小脸一红,没说话。她和马骏见过,在一个月前的杭州,当时马骏和方珍珍旅游路过那里,她姐夫陈东山带着她特意从太原飞过去见他,想请他入伙,也有掇合她们俩婚姻的意思。可事情明摆着,马骏心里只有方珍珍,尽管他们俩半路分了手。现在马骏已经是海南“唯景”和山西“三晋源”在重庆合川项目的总经理,姐夫特意安排她当他的助理,也有再成全她们俩的意思,马总却派她来文昌看看他们两家公司的合作项目。她一下飞机就受到了虞总的热情接待,用豪华的凯迪拉克接机,安排在海口最好的海航国际假日酒店、带她逛商业街、下馆子、游览风景名胜,两人处得就像亲姐妹,可晋好心里有数,还不是看在她姐夫的面子上?她知道这姐姐是刘董的相好,也暗恋着马骏,却假装不知。最多一周她就会回去见那个风流诗人了,看他还能把她支哪儿去?说起来也怪,原来这世上没有马骏这个人,他一出现就钻到了她心里,想忘都忘不掉,烦死人了。
这二人走进会议室,见黄书记正夸着崔浩,说他比琼剧专家都懂琼剧,刘董一见她们立即起身说:“对不起,各位,请再允许我隆重地向大家介绍。虞总你们都认识吧?海南女企业家中最漂亮的,我的……”他想说“女朋友”没敢,说:“我的CEO。这位美眉在座的可能不认识,她就是我在文昌项目的战略合伙伴,山西首富陈东山先生的内妹,也算乙方代表,晋好。怎么样?山西人,叫‘晋好’,名字好记,人也漂亮,她既有财还有才——她是学国学的。海南最大的文庙就在文昌,海南本地的人才也多出自文昌。晋好,你啥时候给我们文昌人民上一课呗?”
满屋的男士都把眼光齐齐地投向这两位女士,她们长得也太养眼了!虞家美,假如她不是一身名牌从身材上看人们会以为她是个大姑娘,假如不知道她女企业家的身份从面容上看人们也会以为她是个小少妇,可是她那招牌般的微笑暴露了她的真实年龄——没有三四十个春秋的历练是不会有如此风度的,这样的女人让男人既动心又忌惮;晋好,从她一身学生的装束和没化过妆的脸上看她的家境并不好,从她腼腆的微笑和拘谨的举止上看她的学历好像也不高,可是她一张嘴就暴露了她的真实身份——原来她是个有文化又有自信的大家闺秀,这样的女孩儿总能激起男人们的爱怜又无非分之想。
晋好轻声细语地说:“中国每个历史时期的国学都不同,进入当代,世界所有先进的科学都应当转化为中国的国学。”
黄书记立刻鼓掌:“解得好!”
刘董玩笑道:“我听说山西是中国的戏曲大省,仅在演的剧种就有五十多个,那你说要不要把世界上最好的剧种也转化成中国的地方戏呢?”
沈阳音乐学院决定与吉林省艺术学院联合创作一部反映中国当代农村文化生活的大型音乐剧《梨树花开》,说得是东北二人转在一个家族传承了二百多年的历史片断,崔浩成了他岳父牛部长推荐和继父铁院长邀请的音乐编剧,这让他和二位国内乐坛的名人有了一次深度的对话,在创作组下榻的吉林省梨树县政府宾馆。
“请问二位前辈,什么是民族或地方戏剧的基础呢?”崔浩问。
牛部长对铁院长说:“这小子,应该是我们问他,他倒问起我们来了。什么是民族或地方戏剧的基础?这还用问?一个地方的语言和民间音乐呀。”
“中国一直在大力推行普通话,英语也当之无愧成了世界语,这种语言的同化会不会对地方戏造成威胁?而现在的流行歌曲已经无国界,会不会淡化乃至消除音乐的地域或民族性?”崔浩又问。
牛部长说:“东北话其实就是普通话,就是土点,在传播上倒不受影响。你看人家赵本山的二人转小品,那年我去香港,香港人都会说‘呼悠’。”
铁院长说:“咱们儿子说得真是个问题,都说地方的就是全国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这么一来地方戏的特色不就泯灭了?”
牛部长轻轻拍了他女婿一巴掌,说:“你小子,自问自答。”
崔浩卖关子道:“这就得从音乐的源头说起了,您二位是来探班的吧?请我们剧组吃饭。”
在大致坡镇政府会议室,晋好说:“若问如何才能保持地方戏的特色,这得从音乐的源头说起。在孔子以前中国是个音乐大国,由于交通的闭塞,诸侯各国——最多有八百多个,都保留了一些原创的乐器和音乐;由于万邦来朝,中原各国又吸纳了胡、羌、夷、狄等外族的乐器和音乐,周王室特别著重礼乐,我们知道滥竽充数的故事,仅齐宣王的乐队就有三百人。孔子也是个大音乐家,他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得就是当时的士人对音乐的崇拜。”
有穿着围裙的人探头说:“食堂做好饭了。”黄书记一瞪眼:“没见我们在闻《韶》嘛?这顿饭我们大家都不吃肉了!”那人伸了一下舌头就退了出去。
崔浩把讨论的地方转移到了梨树县政府宾馆的餐厅,并且把范围扩大到了创作组——他正好想和各位舞台艺术家探讨这个问题。他说:“周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朝代,也是文化最繁荣的时代。以后又出现了中国音乐最强盛的三个历史时期:汉朝、唐朝、宋朝,当时开通了丝绸之路,西域各国的乐器和音乐传入了中原;中原的‘乐府’——那种能唱的诗或词也在全国各地流传,那正是戏和曲的雏形。那时的中国人好像鲜有讨论音乐的世界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好听并且有用就好了。”
有人说:“崔老师是说,讨论音乐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弱国心态,铁院长您怎么看?”
铁院长说:“我看百花齐放就好了,有的地方戏就以保留原汁原味为目标,有的民族音乐就以走向世界为己任,各得其所。”
有人说:“东北二人转会不会哪天也成为国剧?也来一个徽班进京?牛部长您怎么看?”
牛部长说:“我赞成铁院长的话,我们每一代音乐人都坚持自己的目标——或保留地方性,或坚持国际化,剩下的任务就交给下一代吧。”
大致坡方面的谈话也转移到了食堂,黄书记问晋好:“小姑娘,海南琼剧有没有可能既保留地方性,也坚持国际化呢?”
晋好突然不好意思起来,说:“我是不是在班门弄斧呵?”用眼睛瞅着崔浩——她知道她们俩的观点一致。
虞家美说:“你说吧,童言无忌。”
晋好扭捏道:“我说得不算,还是崔老师说吧?”
崔浩说:“可惜李院长不在,诗人马骏要是能参加讨论就更好了,还有海南日报何琪的老公赖文同,是个大画家,他也会有一番见解。”
已有服务员上菜,都是土法烹饪的文昌海鲜,刘董拍拍大肚子说:“咱们边吃边聊好吗?”
在吉林梨树方面,崔浩说:“保留文化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性绝对不能采取封闭的、不与外界交流的、不吸收先进的思想和技术的方式,就像明清时期那么丰富的戏曲形式——南方的弹词,北方的鼓词、西北的道情、东南的山歌,全国各地的戏剧和曲艺,国门一打开它们就丧失了抵抗力,为什么?因为不能与时俱进,所以,我们这部大型音乐剧《梨树花开》必须从剧本、到作曲、到编舞、到灯服美道效、到表演、到宣传、到推广都拿出吉辽两省的最高水平,只要做好了,自然有地方特色,自然国际化。”
在海口大致坡方面,黄书记举杯再次向刘董一行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说:“看来如何才能保持琼剧地方特色并让它走向世界?这个问题就像我们食堂的海鲜,食材必须好——文昌远洋捕捞的新海货;烹饪必须有特色——坚持少放佐料保持原汁原味,只做好了,本省的人不爱吃吗?外省的人不爱吃吗?海外华侨不爱吃吗?外国人不爱吃吗?道理很简单,来,大家举杯,喝酒,喝酒。”
刘董点头道:“妙解。”
虞家美有意让晋好挨着崔浩坐,看着他们俩给对方用公筷夹菜还有点情投意合,她想:“我这是不是又在为人做嫁衣裳?”她和刘董挨着坐,正好在崔浩的斜对面,发现他也是一表人才,这世上和自己般配又单着的男人真不多。

作者简介
欧阳如一,规划师、建筑师、作家、诗人。
创作了大量文学,包括小说、诗歌、电影剧本等,近作有:
一、长篇小说
1、长篇系列间谍小说《天生间谍》
2、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
二、自由诗集
1、自由诗集《我的神》
2、自由诗集《大海,我的爱人》
三、长篇史诗
1、长篇史诗《大航海时代》
2、长篇史诗《周颂》
朗诵简介:
王曼,主任播音员,现任广播电视台首席播音员,系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市广播电视学科带头人。平缓、准确、流畅、饱满的声音,已成为我市广播界的一张名片。创作、主持的一百余篇播音作品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其中,主持播出的《奔驰在二十一世纪的跑道上》获国家级一等奖。电视专题片解说也得到各界朋友的好评。


有奖阅听征评启事
作家欧阳如一的长篇情感系列小说第一部《生死恋•半生缘》已在本刊连载完毕,第二部《生死恋•陌路情》正在连载并且收到了17万阅读量的成绩,为了促进小说的阅读,本刊特与作家联合推出“有奖阅听征评”活动,具体方式如下:
一、仅对小说的第一部《生死恋•半生缘》进行有奖阅听征评;
二、凡在本刊“评论区”发表50字以上评论者皆会获赠正式出版的欧阳如一诗集《大海,我的爱人》一本,请在评论后详告收件地址,邮费自付,如担心不安全可告电子邮箱,寄赠电子版;
三、对通读过全文并发表了千字以上中肯评论者另赠《生死恋》系列四部电子书一本,寄赠方式如上;
四、活动从即日起一个月止。
2020年5月31日
欧阳如一的邮箱:QQ87431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