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九日上午,连云港市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加庆同志一行,到到九洲总社连云港分社举行《中华抗疫诗词集》签名仪式。会上,吴加庆部长,陈凤桐主席(市书协),挥毫泼墨,抒写书名和题词,给连云港分社增光添彩,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为此我谨代表连云港诗社全体诗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连云港诗社编委会
二0二0年五月三十日

本期投稿名单(按投稿先后)
张万路、梁同余、朱益标、王晓云、马丙红’陈守邦、葛庆军、石友明、查莲华、孙建中、王敦仲.王元业、张继和、张万良.张义凤、贾建山、丁加涛、刘文亚
特约评论员:邓国琴

梁同余(连云港)
赞吴副市长为新书题名
行云走笔势飞龙,泛彩丹青映碧空。
遒劲点钩彰柳骨,刚柔撇捺展颜风。
题书心系故乡里,泼墨情关国事中。
揽胜云山惊皓月,驰名翰院震苍穹。

梁同余(连云港)
赞陈教授才情并茂
青春闪烁有传奇,陶冶情操闲作词。
流水行书随意画,飞云落笔自由诗。
常为刊物献良策,更向社群朝露曦。
德艺双馨寻雅趣,畅欢共享聚相知。

张万路(连云港)
诗赠吴加庆部长
玉树临风一鹤翁,眉扬剑气傲江东。
杯斟月下三星酒,杆钓州头五夜风。
诗挟春雷惊卧虎,墨含秋韵化飞鸿。
政坛卅载留清誉,关切民生处处躬。

张万良(连云港)
敬赠吴加庆部长
桃李芬芳品自奇,为人师表最仁慈。
词坛画海留佳话,影像书楼耀丽姿。
执政为民宏伟展,宣传爱国浩然诗。
墨香飘动迎盛世,德艺双馨众口碑。

王晓云(连云港)
谢吴加庆副市长为新书签名
笔走龙蛇贵气昂,流丹溢彩送馨香。
寒梅最喜凌霜雪,暑草迎风冒绿芳。
改革高歌催壮志,豪情开放谱新章。
謝君笑口夸娇艳,泼墨欣题赞激扬。

马丙红(连云港)
赞吴副市长为抗疫新书题名
中华抗疫汇诗集,吴部欣然笔降禧。
点画由心含古韵,通篇贯气有今姿。
支持团社勤敷展,力鼎骚人美设施。
日理万机兴雅趣,港城五月遍红旗。

朱益标(连云港)
赞吴老为抗疫题书名
吴翁聊发少年狂,采集花红著墨芳。
抗疫宅家梅菊竹,金戈夜梦杏林郎。
廉颇虽老还粱饭,江汉何时遣冯唐。
今写书名铭抗疫,英雄血汗嵌华章。
陈守邦(连云港)
赞吴加庆部长(依韵张万路社长)
山歌水唱赞贤翁,冒暑凌寒不易容。
能为惠民施肝胆,敢因惩恶动刀弓。
放怀吟韵惊诗圣,泼墨挥毫舞翼龙。
勤政卅年昭日月,光明磊落树清风。

妙华(连云港)
诗赠吴加庆部长
云山灌水建奇功,啸傲港城复海东。
政绩斐然舒壮志,民声卓著许苍穹。
诗携古韵书青卷,笔走龙蛇凿玉弓。
虎目剑眉歌日月,桃花坞里钓春风。

王晓云(连云港)
赞陈凤桐教授书写书名并题词
陈君风彩万年青,快意题词笔笔精。
改革征途呈俊秀,胸怀壮志放豪情。
文坛跃马思酣战,书苑争先敢远征。
两鬓凝霜何所惧?披荆斩棘好前程。

石友明(安徽安庆)
有感吴部长陈教授为《中华抗疫诗词集》书写书名和题词
玉卷含珠五采杨,吴陈大笔更增光。
连云港里风华茂,抗疫书间翰墨香。
力透封扉闻劲拔,形生典雅看端庄。
宏词靓句春秋转,厚爱深情岁月长。

查莲华(湖北)
赞书法家陈凤桐老先生
炉火纯清抒笔张,功锤百练步雅堂。
欲看千里凤龙展,入目三分虎骨扬。
字字精雕晶玉石,行行相扣画文廊。
天工巧夺彩花放,无愧行家青史芳。

妙华(连云港)
诗赠陈凤桐老先生
无非彩凤设于桐,展翅雄飞万里空。
最爱平生游墨海,太欢觇笔舞春风。
门中桃李皆高士,座上名流尽俊雄。
巨幅宏篇馨德艺,谦卑迭迭杖藜翁。

孙建中(连云港)
诗赠陈凤桐老师
兰亭池畔敢羞梅,凤落梧桐笑秉魁。
劲舞教鞭桃李秀,狂飞墨水锦云开。
风行华夏真知见,气满海州神韵来。
擲地文章求逸思,掞天诗笔远行桅。

王敦仲
赞吴部长、陈教授为《中华抗疫诗词集》抒写书名和题词
抗疫新书闪亮光,篇篇精品著华章。
连云港市签名庆,领导挥毫泼墨香。
字里词文情感寄,行间笔划艺精强。
丹青绽放羲之彩,德政工程史册扬。

石友明(安徽安庆)
有感吴部长陈教授为《中华抗疫诗词集》书写书名和题词
玉卷含珠五采杨,吴陈大笔更增光。
连云港里风华茂,抗疫书间翰墨香。
力透封扉闻劲拔,形生典雅看端庄。
宏词靓句春秋转,厚爱深情岁月长。

王元业(连云港)
祝《中华抗疫诗词集》书名签字仪式圆满成功
举步闲情聚会堂,挥毫泼墨谱华章。
凤桐一撇笔飞舞,部长两横虎卧藏。
诗社闪光添色彩,东辛魅力又辉煌。
丰碑永树牢牢记,日月常新郁郁香。

张继和(连云港)
为吴陈二老点赞
抗疫诗词编汇集,吴陈二老笔书狂。
港城荟萃同题字,农垦相逢共阙章。
句句温馨情执着,行行刚劲蕴芬芳。
清新淡雅三更醉,博大精深万古扬。
张万路(连云港)
诗赠书法家陈枫桐老先生
笔底烟波化万奇,一撇一捺写东西。
腾云驾雾随心走,横是风流竖是诗。

张万良(连云港)
诗赠陈凤桐老先生
童颜鹤发大书家, 妙笔生花映彩霞。
隶篆真行皆是景, 德高望重耀中华。
张义凤(连云港)
赞吴部长
连云抗疫佳篇汇,吴老欣然染墨池。
词句随心凝锦绣,生花妙笔著神奇。
贾建山(郑州)
赠书法家陈凤桐老先生
笔舞清风气宇昂,题词诗集字铿锵。
竖横撇捺深功底,艺湛谦恭送墨香。

丁加涛(常州)
赞陈凤桐先生为《中华抗疫诗词集》题词
抗疫题名意未休,成文笔底写春秋。
才情并茂慈眉处,四面名流献雅酬。
刘文亚(盱眙)
有感吴加庆、陈凤桐先生为《中华抗疫诗词集》添彩
情牵抗冠赋情诗,梦入中华叹国颐。
泼墨挥毫书锦绣,扶琴弹曲涌天池。
陈守邦(连云港)
诗赠陈凤桐老(依韵张万路社长)
吟诗舞墨颂才奇,学贯五车自古稀。
笔底游龙腾四海,胸中佳韵竹兰诗。
马丙红(连云港)
赞梁同余、张万路两位社长
诗情万丈韵流芳,会长胸怀日月装。
意赞吴陈关国是,风华正茂赋新章。

陈守邦(连云港)
赞张万路社长(步韵马丙红诗友)
人品谦和韵溢芳,民情政事划谋长。
胸怀宽广江海阔,笔底雄文唐宋章。
查莲华(湖北)
赞吴加庆,陈凤桐先生为《中华抗疫诗词集》抒写书名、题词
朋珠璀璨撰书章,港口文花入世扬。
二位雄才提妙笔,题词名著灿辉煌。
马丙红(连云港)
赠书法家陈凤桐先生
凤采和雕桐,情怀海陆空。
诗文流雅韵,笔墨溢仙风。
白发沧桑见,清容岁月逢。
谦谦君子气,款款里仁翁。

连云港诗友作品欣赏
步韵和贺知章
赵翠真
日照街头老树高,春风几度绿丝绦。
可怜至此遭瘟疫,斩尽妖魔启用刀 。
此绝步韵和贺知章的诗,前一二句按老套路的思维写春天的风景:“日照街头老树高,春风几度绿丝绦。”虽然没有新意却在为转句作环境的铺垫;
妙在三句果然转出新意让人眼前一亮:“可怜至此遭瘟疫,”与当前国家正遭遇一场浩劫的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
结尾“斩尽妖魔启用刀。 ”这是作者最终要表达的主题,赞美那些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们,为轻装上阵而剪发,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创作特色
用乐景衬哀景
“日照街头老树高,春风几度绿丝绦。”与“可怜至此遭瘟疫,”是用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手法,可达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尾句一语双关
结尾“斩尽妖魔启用刀。 ”用反问句,起到明知顾问,令人深思的妙处。
“启用刀 ”句中的“刀”指“柳叶刀”,用借代修辞手法,暗指医护工作者们。
《柳叶刀》是1823年爱思唯尔出版公司出版的杂志,部分是由李德·爱思唯尔集团协同出版。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所创刊,他以外科手术刀“柳叶刀”的名称来为这份刊物命名。
借代修辞手法,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结尾的刀有两处妙用:既代指柳叶刀,也是照应承句“春风几度绿丝绦”,句里意象:“柳叶”形如刀且具有象征意义,寓意着医护工作者们!
作品言简意丰,运用双关语可以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既可以借景传情,又可以让语句含有弦外之声,意在言外,在通过“言在此,意在彼”的双关语中,此一端推及彼一端,方露出题中的主旨,如此含蓄曲折的表达,增加了文章感染力。作品构思匠心独具,立意高远,实属佳作!
【赏析者简介】
邓国琴 (武汉绿绮)。丁芒弟子,中国•狼社成员。其诗词和诗评散见各大诗刊和各网络平台。几次全国诗词大赛获奖。著有诗集《绿绮吟稿》,创有公众号微刊《邓国琴试评诗词》。

九洲总社连云港诗社组织机构名单
首席顾问:邓世广
总策划吴加庆
总顾问:陶兴亚
顾问:曹艳玲、陈凤桐、顾元隆、丁守文、李月顺丶王富生、郑威、章晓红、夏兴润、张佑元、赵忠全、李厚仁、卢素兰、吴兆阳、张久荣、张兴军、张万良、赵晖
名誉社长:吴加庆、徐志玉、张万路
社长:梁同余
副社长:王元业、刘玉斌、朱益标、张绍云、马丙红、祝秀红、刘文亚、王晓云、蔡学伦、蒋同章、傅宝奎、朱明群、
艺术总监:石艳
文学总监:赵春女
总秘书长:张继和
秘书长:王加华
副秘书长:张开明
办公室主任:孙爱芝
推广部长:刘湘华、陆金荣
文宣部长:杨素、吕颖秋
监察部长:孟宪英
策划部长:严开萍
特约评论员:邓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