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的介绍〗
法国《世界报》在评价苏东坡时是这样说的: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
《世界报》把苏东坡置于人类思想发展史的大背景之下加以审视。它认为,中国的北宋时期正值佛教式微、孔孟学说重新抬头,这有些像欧洲的文艺复兴。
而生活在这个时期的苏东坡,则力图将佛家的出世、道家的养生和儒家的入世调和起来,从释道儒三者的会通合流中寻求精神自由,诗文书画仅仅是他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

[赤壁怀古]
其实,与前后《赤壁赋》相比,《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似乎更加着名,也更具有广泛的民间影响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看呐!滚滚的长江水浩浩荡荡朝着东方流去,让我们不禁想起孔子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你看那大浪淘沙,淹没了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在那山崖的西边,就是传说中三国周瑜大破曹操百万雄师的赤壁!
多么宏伟雄奇的赤壁!那陡峭险峻的山崖高人云霄,仿佛要横穿天空,刺破苍穹!

多么恢弘汹涌的长江水,掀起一阵阵滔天巨浪,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历史啊,是如此的惊心动魄,人生啊,是如此的壮怀激烈!锦绣江山孕育出多少英雄豪杰,然而,却早被无情的时间冲刷得干干净净!
这是词的上阙。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惊心动魄的美丽!

词的下阙更不得了!想想当年的周瑜周公瑾,何等的幸福、何等的浪漫!“小乔初嫁了!”
东坡之所以偏偏要在这里强调“小乔初嫁”,就是要让小乔这个站在三国英雄视野之外的美丽女性走人英雄的、历史的画卷之中,就是要让上阙那惊心动魄的美丽化作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靓丽!
诗人紧接着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让娇美柔情的小乔走人历史,就是为了更加衬托周瑜盖世英雄的气概!

但这还远远不是全部,没有小乔,周瑜这个英雄的身上就少了许多儒雅从容、潇洒风流的气派!
所以紧接着就说:“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消灭曹军,不过是谈笑之间,举手之劳!这才是儒将风流,这才是大英雄的气度!
你看,这就是苏东坡心中的历史:如画的江山,滔滔的大浪,雄奇的峭壁,多情的美人,风流倜傥的英雄,千古流传的功业!

然而,苏东坡又是多么的感伤!赤壁再壮阔,英雄再浪漫,与自己又有什么相干?
看看自己蹉跎半生,依然老大无成,却只顾在这里发出徒劳无用的感慨,苏东坡啊,你也真是太过多情,难怪生出这么多的白发!
小乔是很美丽,周郎是很潇洒,赤壁大战是很辉煌,然而这些如今又在何处呢?

人生不过是一场大梦,又何必为虚幻的历史伤感多情,为自己的老大无成而暗暗悲伤呢?
也许只有江水、明月才是永恒的存在,且让我们与江月共饮,好好领略这赤壁的美丽夜晚吧!
这是词的下阙,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潇洒多情的感伤!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声宏伟的叹息,一个壮阔的悲哀,一次飞越历史的翱翔。
无论是惊心动魄的美丽,还是潇洒多情的感伤,都是一种深情的执着、深情的眷恋、深情的向往。
而这,不正是苏东坡所要极力超脱、极力超越的束缚吗?不要再为自己的老大无成而悲伤、叹息。

要知道,个人的情感无论多么强烈,在宏阔壮烈的历史巨变中,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那么矫揉造作,那么可怜可笑。
所以不必为此再徒劳地感伤,应当享受人生,笑傲江湖。
苏东坡就在这种个人与历史的强烈对比中获得了对人生的自觉,从而真正做到超然物外、达观世事。 (待续)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东坡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