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 ,最后一个祠堂群
作者:汪贵沿
诵读:史建林/马岚
一
借一缕唐朝的月光
在二泉映月的古镇
开一场诗歌盛会
让李坤朗诵《锄禾》
让每一粒种子万丈光芒
牵一帘宋朝的烟雨
在惠山的五里香胜
品一壶上等的碧螺春
邀东坡题词二泉抒怀
再用五湖水光煮尽千年茶香
还可请六下江南的乾隆回来
主持环保二泉水的高峰论坛
不送长安,直接东水北调
我想,瞎子阿炳的二胡
再也演奏不出二泉映月的凄凉
二
惠山就坐在横街上
在江湖,如太湖的螃蟹
被乾隆御笔一挥
江南第一山
这一横,就是千年
所有的泥人都活了
带着二泉的月亮
以及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
横走千里,漂洋过海
三
所有的心情
都沉淀在明朝
定格在山水之间
那些失落的悲叹
有了山水的洗涤
干净了初心
寄畅园是一种寄托
更是一种红尘的逃离
不再俗世的思考
四
走过直街和横街的路口
牌坊如一把刀雕刻着历史与未来
所有进出的人如书写的文字
记录今天和明天
那些手牵着手的爱情
那些纳鞋底白发思念的大婶
以及扯破嗓子的叫卖声
在光阴的道口不知能存留多少背影
白墙灰瓦的记忆
雕花木格的玄关
我用力划开一道印痕
看里面藏有怎样生离死别的传奇
五
是谁抛下一粒种子
发芽,开花,结果
再发芽,开花,结果
长出来的百家姓枝繁叶茂
喧嚣了一个世界
寻根问祖,祠堂让遥远不再陌生
从姓氏演绎一种文化
跨越千年,一脉相承
一根罗盘的针直指未来
(中央电视台播出五集大型纪录片《惠山祠堂群》解读全国绝无仅有的300多座建筑,120个祠堂高密度的古镇,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作者简介:汪贵沿 ,笔名桂园、沿江。中国民盟盟员、中国诗歌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等协会会员,四川什邡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民盟诗词协会副会长。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等发表作品数百篇,作品被收入多种选本。公开出版《沿江的歌》《总有人会感动》《爱情麦克风》国内首部诗集配光盘、《汪贵沿作品选》《商旅追梦》及国内首部诗歌影像集《涂鸦路上》《栅栏内外遗落的文字》等七部作品集,四川方言诗歌创始人。2018第20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爱在江南”诗词颂唱暨汪贵沿诗歌专场朗诵晚会。同年被无锡公益明基金会评为“爱心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