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美文连载《冷落的小山村》
八 割草
荒草齐腰,蚊蝇嗡绕。沟边阡陌长疯了。下田绊脚路难行,机耕代马刀扔了。
回想当年,人贫骨傲。每天劳动红歌嘹。少男姊妹水边忙,草筐挎起心情好
(词林正韵六、七、八部)
十 公有制解体 单干开始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于世长逝。
一九七七年七月邓小平重上政治舞台。
七八年十一月十二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华国锋的两个‘凡是’,以‘实事求是’代之,开启了“改革开放时代”。
同年,我的家乡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干。
至此,集体生产解体,善善恶恶、形形色色又有了植根的土壤。
几十年后,丽日当空:习帅挥手起秋风,橫扫华宇净凡尘!
生产队的公有财产按人分到各户。但由于牲口少,几户人家才能分到一具耕牛,因而在单干开始农村只能以几户组成一个生产单位,以维持耕种,这类似于当初的一九五六年的互助组,据国情而论,分单干的条件并不成熟。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当时国家的口号,这‘一部分人’是什么人呢?我想家庭经济薄的人、活动能力弱的人不在其中,因为他们不具备‘富起来'的条件,这‘一部分人'起码是基层干部高兴的、或是惧怕的人。
为彻底从思想上、理论上让农民摆脱束缚,快速推动单干进程,村里的广播开始批判列宁的“小生产是每日每时的,自发的和大批的产生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理论。
…………
轰轰烈烈的单干开始了,人们开始并逐年增加化肥的使用量。施化肥高效、轻松。小麦亩产量在短短几年间由亩产五百斤迅速增产至亩产千斤,亩产量低的油菜和杂粮种植量随年减少,直致后来人们发现人体营养出现了问题,可有谁能扭转这种局面,在无从下手的情况下,国家公务员只管自己有定点供应的国营农场种植的绿色粮食吃也就顺其自然了!大家不谋而合的单方面追求亩产量和经济收入,于是化肥全面取代了农家肥。房前屋后蒿草开始疯长、狗屎遍地、鸡羊横行、庄稼受害、骂声四起、下药成风、瘟疫漫延。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只是看人们有没有调控、怎样调控!
为了致富,家家养禽,但 饲养家畜费时费力,瘟疫难防,所有这些都没有开山采石来钱快,投资少、又省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寨的农民开始疯狂地开山采石,不到一年,小山脚便塘囗连接,无可开采了。山腰虽然高,机车难行,但可放大炮,采石快,后学者便在山腰开出了许多石塘;山下有塘口的主便在其上划出远远的“势力范围”,山顶和山南也被远乡人占领了。一时间,满山人影憧憧,炮声隆、车水马龙、石堆遍布。
一—可怜小山满身疮孔,痛苦呻吟。
小山北坡山脚处原有一块裸露的圆形巨石——大姑姑石,高出地面一米多,表面积近二百六十平方米,它是人们休息的地方。
大雨初停,大人们从寨中走来,在其上沐浴凉风,观风吹云涌,云脚吊龙;曾几何时,我和毛、仓、队等在上面玩泥,造枪、摔炮,只为赢那一团柔泥,把炮摔的山响,雅嫩的脸上崩满了泥点,任西天大雨、雾起东峰,也不肯离去。
…………
年青人已不知‘大姑姑′石这个名字。
人们纷纷把塘渣(碎石和黄土)倒入山洪流经的小溪,起初山水漫过断断续续的堵塞还能找到下游的水路。慢慢的水路全程填满,于是山洪横冲直闯,冲坏了道路……贯穿全寨的那条七米山涧的水源越来越少。树木因得不到充足的水份,生长变得缓慢,逐渐出现焦梢和叶稀的现象,百鸟断了饮水之源、少了鱼虾的美味,开始减员、郁郁寡欢。
山脚不见了那条蜿蜒水潺、时而岩石微瀑、时而浅潭清泉、深一段、浅一段、细沙铺底的小溪。
昔日绿树荫浓、百鸟朝凤的徐家小郢被林木枯败、鸟去塘竭的萧条荒凉所代替。
春天,大头蒜花稀疏的摇甩在塘渣堆上……
作者简介
徐思成,网名余志,1964年出生,皖,怀远县唐集镇山西小郢徐庄人,现住唐集镇唐怀路世纪家园小区二栋三单元601室,诗词吾爱网会员,大中华诗协会员,近几年诗词多见于吾爱网及大中华诗词论坛。2008年春在《华东知音》发麦散文处女作《一种情》电话18757735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