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姿势》如蚁人生之认领
认领,顾名思义是辨认并领取之意。
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把孩子丢了。后来,经过警方多方调查,千里追踪,终于找到了。你认出了自己的孩子,再见到孩子的时候,你眼前的这个亲生孩子是那样的熟悉而陌生,你心病解除,千恩万谢。这叫认领。
而我的这个认领,要叙述的事情是人在长大、变老、走向死亡过程中,把本该属于自己的许多东西丢了,现在需要再认识并重新培养起来,诸如羞涩感,自觉认错,敬畏……我把这也叫认领。

今天先谈羞涩。
羞涩:心里害羞而举动拘束不自然;难为情,情态不自然。
最早出现在唐 韩偓《无题》诗:“羞涩佯牵伴,娇饶欲泥人。”我真佩服我们的祖宗,他们观察的细致,状女孩子的因害羞而扭捏、粘人的姿态如在眼前,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如果你是一个花美男,看见眼前如此娇媚、可人之女,不由得你就酥软了!古人的观察力,描写功力了得。苏轼不是说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用在这里来说古人描摹状态之功,恰如其分,佩服佩服!

我们小时候常见到这些情景:幼儿,由于胆怯,惧怕陌生人,一羞涩红着脸就藏在父母的屁股后面或者两腿间或者怀抱里。那是孩子的天性使然。
上学时,很少得到老师表扬,有次可能是因为神力相助,我语文考了满分,当时没有写作文,只是写话。老师在全校表扬了我,我脸上像发高烧似的,是烫的,头低得像熟了的谷穗。这份美好,那是因为谦虚的美德。
年轻男女恋爱了,彼此还有点距离,还有点陌生感。心仪的男生说了挑逗性的话或者稍微带点“色”的动作而产生的美感,顿时脸上有了桃花红,这是男生最想得到的效果。感情便加深了一步。两性之间,因为美好的情愫,互相吸引,而产生的如雌雄蝴蝶在花间翻飞缠绕的最诱人的画面。

毛脚女婿初次上丈母娘的门,本来就心中忐忑,手足无措。结果,一进门,七大姑八大姨都在,新女婿脸红到耳根。这时候羞涩不足以形容,只好请出它的姊妹羞赧来帮忙了!不是媒人出来打圆场,女婿娃就只好接受一场审判一样或者像鲁迅所云,衣服恐怕都被剥去了。当羞涩感消失了,自己也就修成正果,抱得美人归了!
羞涩还有一层意思。例如:宋·阴时夫《韵正群玉·阳韵·一钱囊》:“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多么神奇的描写,担心口袋空着害羞,留一钱看着口袋。如此窘迫之状,竟然让他说得风趣幽默,主人的达观又一次跃然纸上了!古人的文字表达功夫还是厉害到家了。我这时候是五体投地啊!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粮仓、面瓮、油罐罐、裹钱的手帕经常羞涩,那羞涩是因为裸露,没有一粒一滴一文来看着它们。苦日子,不提也罢!

随着科学进步,出现了心理学,心理学研究认为,羞涩是一种心理现象。因为牵扯到常识所以全文摘录如下:羞怯是由于性格内向或挫折引起的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而无法真实表现自己情感的一种心理障碍。分适度羞涩和过度羞涩。适度怕羞是必要的,它可以显得谦虚而有涵养。但过渡羞涩,特别是与自卑联系在一起就会严重妨碍人际交往。
用这常识一衡量,我前面所举例子,几乎全是适度怕羞,是谦虚和涵养的外在表现,原来如此,美好美好!可惜!可惜的是,今天的生活中,这种味道的羞涩似乎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场合,一律稀有了!羞涩以稀为贵!

那今天孩子们中间出现的自闭症是不是由于太自卑而心理有了问题,不能正常与人交往?真是两个极端。
再后来动物行为学家认为: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基因里都有羞涩,我们是有能力把它重新认领回来的,是不是这个理?那我就提醒那些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的男女孩子,你们的内心有羞涩的遗传基因,是可以把它认领回来的。当你们知道羞涩,能羞涩的时候,你们就变得美好如骄阳下盛开的花朵了。
若无羞涩,那是相当可怕的事情,距离兽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编辑:高玉虎
作者:如意人生,梁峰,西安市阎良区北屯初级中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