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向往自己的生活能烟火中有诗情画意,诗意里不失烟火气息呢。但每个年龄阶段对人生的认知不同,每个人所处环境的差异和物质生活条件的迥异,能把诗意和烟火融为一体确实很难很难。我们常说,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同样诗意决定烟火。苦逼的诗意,穷困潦倒中还能活出诗意更是难上加难,古今又有几人能做得到像杜甫晚年时的窘境,还能把诗意放在第一位,在"百年多病独登台"中品出人生之味,登上诗意的最高峰而成为"诗圣"。大红大紫时为了诗意般生活,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像李叔同那样,不畏浮云遮望眼,放下红尘,远离烟火,抛妻弃子而遁入空门,过着青灯古佛的生活,成为一代弘一法师。

当下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噪,工作和生存压力巨大,特别是从偏远地区来到大城市打工的大部分人,为生活而奔波,为家人而生活,用自己的青春和健康换回基本的生活所需,早已忘记或根本没有奢望过诗意般生活,累了睡,醒了干活,饿了泡面充饥,整天在工作、睡觉和吃饱饭之间打转,根本没有时间考虑烟火外的其它需求。还有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为了在城市生存下来,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房子、妻子和票子,早已忘记了校园里的青春梦想,早已忘记了曾经的诗意般青春无敌,几年的社会打拼,全身充满浓浓的烟火气息。
当突然有一天,网络上出现一句"除了生活的苟且,我们还有诗和远方"时,不知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和感触。是啊,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太快,变化太快,我们在追赶时代潮流的时候,因为脚步迈的太快,追的太急促,而忘记了生活还有诗和远方,忘记了烟火气中应该添加些诗意。

也许会有人说,为了生存和生活,我整天忙着工作,累得要死,生活中除了烟火,根本没有诗意可言,其实不然。“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确实如此,只要我们心中有诗意,处处都是诗情画意。正如人们常说的,也有很多美好的情感,只是我们被现实的残酷和繁琐所蒙敝,心灵得不到舒展,视线还没放长远,以致于对身边的美好熟视无睹。解放自己,解放心灵,眼睛会更清澈,突然间会发现美就在身边,诗意也就会伴随在烟火的左右。
有人也许会说,我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意,也很想到远方走一走,看一看,因为远方确实有我们未曾知道的美景美食、风土人情和传奇故事,当然也有诗情画意,可是我哪里有时间、财力或精力去享受这份闲情逸致。要么有钱没时间,要么有时间没钱,要么有时间有钱却没精力,等等。

其实也不然。诗情画意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烟火生活中,只是太多人被烟火的浓雾给笼罩住了,以为诗意远在天边,其实就在你的眼前和身边。
我们应该偶尔放慢脚步,停下来稍作歇息,喝上一杯咖啡,或品上一口清茶,在阳台上或街边,当一刻局外人,做一回看客,看一看过往的车水马龙,听一听人们匆匆的脚步声;挤个空隙时间,到公园到乡村看一看小花小草,听一听鸟鸣的声音,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抽一个休息日到城市周边的深山老林里,听一听泉水叮咚,暂时放下自己的心思,放飞自己的心灵,洗涤身上的尘埃。归来时,一定是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一定是精气神十足的自我。

要诗意更要烟火,我更向往和喜欢建立在烟火气上的诗意生活。就像诗仙李太白,在春风得意时,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励自己,鞭策后人;在一个人孤独寂寞时,还能达到"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境界;在官场失意时,发出"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情和潇洒。
我们虽然成不了诗仙,或许没有诗词歌赋才能,但我们可以学习诗仙的人生态度和生活哲学,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离诗仙诗中所描绘的生活近些再近些,在平凡平淡的生活中添加一些佐料,放一些鸡精,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在锅饭瓢盆和柴米油盐中增加茶和酒,把烟火生活过得有情有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