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恋
作者 王安德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初恋"。当别人问我的初恋时,我会亳不犹豫地说"我的初恋发生在四十多年前"。
1977年中季,我高中毕业,走进了社会这个大熔炉,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但我不干寂莫,靠着父亲的"权势"混进城里,做起了所谓的"临时工"。
在那个年代,临时工,合同工,副业工都是娃娃们盼望中最为理想的工作,临时工是三个工作中最次的一个,那没办法,只要能暂时跳出农门就不错了,还有什么挑三拣四的。
我的临时工真的是拣出来的,当时,县里有个单位叫市管会,就是管市场的,我爸的几个朋友在那儿是头头,听说需要几个娃,收费,管市场,父亲就推荐了我,事情也很顺利,第二天我就上了班。
后来,又绿续招来了几个男娃,几个女孩,市管会的领导就封了我个小组长,专门带着这七八个男女娃娃,走道街上,大家都称我们是"收费"的,在姚庄坡底,草字街,南关,大操场饮食街收摊位费。
我的初恋就发生在这儿,而且就发生在这几个人中间。
市管会的前身就是工商局,当年,韩城只有古城,没有新城,道路是从街道中间通过的,由于国家政策对于农村人进城摆摊设点,经销农副产品,进行长途贩运没有严格的管理规定,所以,农村人进城摆摊经营农副产品来去自由,只要不影响车辆通行,随处可摆,随处可卖,我记得姚庄坡底建了个小市场,市场的围拦上醒目地晕挂了八个大字"管而不死,活儿不乱"。
我手下七个小兵,四男三女,每日分两个小组去市场收管理费,那时,市场管理费很低,一个摊位也就二三毛钱。
此时,文章读到这里,有人会急不可待地问"你的初恋是谁",我听后,哈哈一笑,我不想马上告诉大家,因为我的初恋很意外,大家更是猜想不到的。
要说我的初恋,自然离不开这个人,他叫王和平,是个男生,家住古城文庙。他和我是同年出生者,说起了他,就先从三部书说起。
这三部书分别是《三国演义》,巜红楼梦》,《西游记》,我记的很清楚,和平来这儿上班时,身上挂了个黄包包,里边就装了这三部书。

这三部就是他的命,我和他住在一个宿舍,他除了外出收费外,如论是呆在办公室,还是吃饭,手中总离不开书,晚上,他躺在床上,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个通霄,他都在发疯地读书。
后来,我问过他"你为啥对书那么痴情",他笑着说"你们是高中生,我是初中生,我现在不抓紧读书,等老了就没机会了"。
那年,我也爱读书,并喜欢文学,但是,我和他看的并不是一路书,他喜欢古典小说,我偏爱文学杂志,他对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讲的头头是道,但是我从《延河》杂志上认识了路谣,认评了贾平凹,我喜欢读《人生》,更喜欢读巜平凡的世界》,说到这儿,我能走到今天,是《延河》陪伴着我,是路谣和贾平凹的精神以及他们的写作之路,启发我,鼓励我,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初恋,不是别的,那就是巜延河》"。
自从我恋上巜延河》以后,我就向和平同志一样,一期接一期地订阅,一篇篇文章一字不漏地的阅读,甚至是反复地阅读。
为了读书,读好书,我和和平较上了劲,一天只要有时间,他在看,我也在看,甚至我故意给他加大工作任务,让他带人出去收费,我呆在房子看,晚上他看到天明,我看个通霄,我不管他看后有什么收获,反正我是真正的喜欢上了文学,喜欢上了巜延河》,更是喜欢上了贾平凹和路谣。
一年后,我和和平分了手,各此另有自已的工作,但是,文学创作的思想成为我的初心。
第二年,我模访巜延河》杂志上的文章,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
我读过路谣的巜平凡的人生》,我就参照他的写作技巧,开始了自已处女作巜仪门姑娘》的创作。
《仪门姑娘》是以我村三个铁姑娘为原型,描写了她们在生产队时代,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以及她们的家庭和爱情的人生故事。
由于我是模访路谣的笔法而写作的,加之自己水平与之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写了几千字以后,就草草收笔。但是,我壮着胆量,将这篇不成文的小小说,投给了巜延河》杂志社。老天有眼,功天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巜延河》杂志社经过修改,发表了这篇文稿。
接到十几块钱的稿费,反复阅读自己的作文,我自豪,我骄倣。
也就从那天起,我越发对自己的初恋《延河》杂志产生了深深地爱。
后来,我参加了一年农村路线教育工作队,报到去的时候,我带去了《平凡的世界》巜人生》及多夲《延河》杂志,同时又在县新华书店买了几本我喜欢阅读的农村题材的小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劳动与休息,更不分开会,工作和吃饭,我都在阅读,阅读已成为我日常生活中的一年大事。
参加工作后,由于有了固定的收入,我买书,买杂志的瘾更加突出,一个月四十七块钱,除去十几块钱的伙食费,我将余下的二三十元钱,全部拿去买书,只可惜,由于工作太忙,我没有时间再写长篇,短篇一类的文学作品,而是改写一些新闻稿件,投送于陕西曰报,渭南日报,并有十多篇被采用刊登。
一愰三十年过去了,我渐渐忘记了自已的初恋,但是,我从未放下手中的笔,我在自已的努力下,创作了数十篇散文,后以书名为巜路》而印刷成册,又在那年,我在韩城日报资深记者郭珺同志的指导和支持下,分别为八十高令的父亲编印了一部巜八十春秋》,又为女儿编印了一部巜记者随笔》,这些书稿虽然很不成熟,又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这是我初恋后的结晶,父亲生前曾为它自豪,女儿曾为它骄傲,我为此而感谢我的初恋巜延河》。

《延河》为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指明方向,"不忘初心"是我永恆的主题,十年前,我大量地购进了贾平凹的作品,一夲又一本,一篇又一篇地反复阅读,我终于又创作了几部以农村,农业,农民为主题的中长篇小说,发表于有关网站,得到了朋友,同学及韩城作家的关注和点评,在韩城作协主席的推荐下,我加入了韩城作家群,并且又一次得到了"组织"的关心,使我信心陪增,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我,闷的发慌,在张建超老师的启发下,我又一次转变文风,改写散文,并以"短,精,准,"的文学创作形式,游走韩城,创作出七十多篇歌颂农村,农民在疫情期间,无私奉献社会,歌颂韩城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转变,歌颂了韩城的山,水,路,并完成了我人生代有书号的散文集《乡事悠悠》。
忘记过去,就是背叛历史,巜延河》是我的初恋,使我走向成功的动力,我要将《延河》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