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修大课堂(一个服务于教师服务于社会的课堂)
杏坛漫话(九)
文/殷朝芹
【作者寄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全社会的公共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科学工作,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让我们关注教育,关注教师,关注子女培养和自我成长,关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我是教师进修学校的一名教师,愿意不断向您传递关于教育的真诚思考;我是一名尽责的宣讲员,《杏坛漫话》会努力送给您不一样的“微宣讲”。

0071
常言道姜是老的辣,我在年轻时就愿意跟一些比我年长许多的同志做朋友,因为除了会得到来自长者们的疼爱、关怀和鼓励之外,更多的是能从他们那里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比如他们人生履历中的教训和经验,他们在另一些角度上关于人生和时事的分析和看法,他们的精神追求对你的启示等等。许多人不愿意走近老同志,其实就失去了许多从师学习的机会,因而往往也就疏远了深刻和厚重。

0072
我很佩服窦桂梅女士,作为一个教师和校长,她始终富有如火苗一样的热情和浪花一样的激情,她的自带光芒和快意奔流的状态深刻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因而她时时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和同事们的推崇与跟从。她是把不断完善自己作为人生的理念的,对于自己的课堂,她说:“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在课堂焕发亮丽的光彩,一定要让孩子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对于做校长,她与同事们说:“请你不要走在我的后面,我不想领导你;请你不要走在我的前面,我不想跟随你;请你走在我的旁边,我想与你并肩同行,风雨兼程。”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些话,而又是这样真真实实地做着,这就是极具亲和力的著名教育专家窦桂梅女士。

0073
我也许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因为是一个教师,我就把教育的事情看得比天重。虽然年近退休,每天还在学习和思考,每天也还在奔走和呼号,每天都在想着登上讲台去传播关于人生学习和成长的观念,也在不断用书写的文字在媒体上传递着信念。还始终热情不减地从事着文学创作、书法艺术等的追求,尽量想让自己变得多才多艺和更有感染力。因为我始终觉得,教师就应该是这样一个人,你要学得多,要丰富充实,要忙碌不息,你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师者的作用,我们的祖师爷孔子不就是这样做的吗?他一辈子坚持的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在努力做他的私淑弟子。

0074
我的母亲一生勤劳,年纪大了也不肯拖累儿女,始终坚持自食其力。大田不能去种了,她就把自家院子里种上各种蔬菜和庄稼,人家收庄稼的时候,她也到大田里去复收、捡漏儿,麦收时去捡掉在地上的麦穗儿,秋收时又去捡人家漏落的花生和玉米,捡回来的东西好一些的就做口粮,差的用来喂鸡喂鸭,这样一直坚持到她过世那一年。我常常劝她不要再辛苦自己了,她却总是说:“啥算享福呀?我闲着还真是觉得不舒服。”像我的母亲一样,许多老人都是这个样子,但是我们有许多的年轻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懒得出奇,确实让人不好理解。其实人闲着就是无聊,还真是不算舒服,在比较繁忙的工作和劳动中才会有更多的乐趣和收益。

0075
我的名字是有故事的,故事来源于我的那位令人难忘的小学语文老师。我在上一年级的时候,家人给我起的名字叫“殷朝勤”,我的语文老师说:“这名字很好,你是一个学习勤奋的孩子,勤奋是能出天才的。”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在学习上的确比较用功,成绩也一直不错。大约在上三年级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在作业本上给我写了“殷朝芹”三个字,见最后一个字改了,我便急着去问老师,他笑着对我说:“你的作文写得好,说不定将来会成为一个大作家呢!写《红楼梦》的那个人叫做曹雪芹,你知道不知道?你得向他学习。”又有一次,老师在我的作业本上写了“殷朝琴”三个字,这次老师对我说:“你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叫陈鹤琴吗?你如果将来做了教师,一定要向他好好学习。”于是,在我以后的上学过程中,乃至填写各种档案表格和证书的时候,“勤”、“芹”、“琴”这三个字就都曾出现过,直到办理身份证的那一年才确定了“芹”字。也许正是应了老师的期望吧,我在求学上一生都坚持了一个“勤”字,我从事了教育工作后就对陈鹤琴特别崇拜,另外我始终坚持着做一个作家的梦想,在文学创作上也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


『作者简介』殷朝芹,1963年生,系临沂市兰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兰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临沂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聘任沂蒙宣讲员,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荣誉称号获得者。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传递正能量,一直在行动。

(临沂市兰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