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星空不再,该如何仰望
作者王锟
原创 陆泽希 璐泽希的故事
. 看星星,这应该是我从小就有的一个习惯。我总是喜欢夏天的晚上,当漫天繁星点缀在黑色的幕布上,眨巴眨巴的,煞是有趣。冬天不行,太冷。我猜,我出生的那天晚上,星空一定很美。26岁了,陆泽希,祝你生日快乐!
高中时候,学校让做课外调研,我花了五十多块钱买了本《时间简史》,那是我将近一周的生活费。我拿着书,满怀信心地告诉我的3个队友们,我会在周末好好研究,可后来也只剩下周末晚自习时候疯狂抄作业的窘迫。到现在,《时间简史》已经成为了书架上的一本装饰品,因为这本书的材质很好。
大二的时候,好友不断地给我推荐着《三体》,那时候,和大多数人一样,我被开篇的文革和所谓的脱水者搞到眩晕,翻起几页就放弃了。现在想想,真是一大遗憾,我丢失了一段和好友畅聊《三体》的时光。后来,在研一的《图论》课上,我看完了完整的三部《三体》,这直接导致我的图论考了91/100分,其中大概率是因为不听课的罪恶感导致复习的时候格外认真。
讲这两个故事,是想提醒自己,不要忘了仰望星空的梦。我一直很羡慕《三体》中送星星的云天明,他太浪漫了。我和他不一样,我的梦是在变的。曾经,我以为我的梦是“成为国家的眼睛——雷达”,可后来,当我选择航天的时候,我欣喜地发现,我有可能会成为离星星最近的人。于是,我从阿拉善的沙漠上回来,重新做起了星星梦。
男儿总是会有报国的豪情,我也不例外。我希望我的国家会越来越好,或者说,我其实是希望整个人类越来越好。2020年的开局真的很惨淡,我看到有人说建议将2020年抹去,明年继续从202年开始编号,这样全人类都可以白赚一年。是啊,我们在追赶什么呢,对于整个宇宙,甚至仅仅对于地球而言,我们所谓的时间意义何在,快一秒慢一秒,又何妨?
感叹自我渺小的念头,在每一次抬头的时候都会出现,但这种想法多了,会让我产生懈怠和消极,所以我总是会及时止损。我跟朋友说,今夜的天空上全是星星,她说没有啊,哪有星星。可是我没有说,我站了一个小时,前半个小时用来找星星,后半个小时才是用来看星星的。最近天气转暖了,下班后我经常会站一会,要是有月亮就更好了,看着月亮移动,能够感受到地球的转动,也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事与愿违应是多数人忧伤的源头,我也一样。然而,我是幸运的,我属于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的人,因为我主要的兴趣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书上,而世间的工作,总脱不开“读书”二字。更加幸运的是,我读的不是八股的死板,而是随机着的难以捉摸。说是随机,也只是从我的角度看去,倘若真有上帝或者神明,那么在他们看来,变幻莫测的未来也许只是早已编写好的乐谱。他们只需要简单地定义乐谱上每个独立频点处的幅度和相位,再轻轻地做个逆傅里叶变换,甚至于只需要敲上IFFT四个字母,就能演奏出足以决定人类未来的乐章。
在我心中总有一片星空,即便不是那么的闪耀,但不论我所处的环境如何改变,它都一直在。我可能永远也回答不了“若星空不再,该如何仰望”这个问题,因为我会努力思考“如何让星空永存”。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星空,那就是自己,自宇宙理论从圣斗士那一句“爆发吧,小宇宙”就开始了。不要惧怕被上帝乐谱所支配的命运,也许做完了IFFT后只是得到了一个随机信号的自相关而已,且仅仅是个平稳信号的自相关。可是啊,人类是从不平稳的变异中诞生的,就连是不是时间遍历的也还很难说呢。
只要星空还在,仰望就不会停,梦就不会止。尽情地仰望吧,尽情地被宇宙嘲笑吧,尽情地感叹自身的渺小吧,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抵达自己的星星,像云天明一样,和自己心爱的人相约在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星星。
后记:
关于星星的这段文字其实早就想写了,一直拖着,直到今天,也算是给自己送个礼物庆生吧。借用一句话,应该说,该有的仪式感还是得有的。就这样吧,零零碎碎整理了一些想法,晚安,陆泽希,生日快乐,加油!
作者简介,王锟,男,陕西韩城人,大学夲科,研究生毕业,现在西安航天城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