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雨迷离万物醒 梨花凋零孤鸟鸣
一捧新土培旧墓 千缕思绪忆亲情
爸爸我想你!想的心痛想的心酸天堂里可有父亲节?您和我妈在那边好吗?今晚我点上一柱心香 ,遥祭我的爸爸。
我的父亲生于一九三三年农历腊月二十五日,享年二零零一年七月二十八日。父亲的童年凄惨灰色,他在不到二岁时母亲就因病离开了他。那一夜父亲在爷爷揣着的棉袍里哀哀的哭个不停。由于爷爷当时在上海做绸缎生意,实在没有办法照料他,只好将父亲过继给了他的伯父。小小的年纪就饱尝了太多太多的苦难,当然那个时候整个民族的劳苦大众谁又能逃得了这厄运呢?哪一家又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时代的悲剧,所幸的是党和毛主席解救了他,这个苦孩子迎来了新生! 父亲对党对毛主席对新中国充满了感恩之情。(我们家储蓄设的密码:1949101未曾改变过)

在修建宝成铁路线上,父亲与千万筑路大军一起风餐露宿奋战在各个工地上,挥洒着青春的汗水。母亲说“那时你爸干劲大的很,一年也难得见面,就没顾过家。”父亲最自豪的是他工作讲效率,那时采购一天奔过三省。在这里父亲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宝成铁路建好后,父亲在铁路供应站工作,随供应车忙碌在铁路沿线。
父亲一九六五年,由铁路供应站转到地方纺织品商店工作直到退休。父亲勤奋好学看到商店里没有美工,布置橱窗有困难。就自学美术字和美学知识,节假日橱窗布置平时搞一些宣传都派上了用场。我小时候还跟父亲学过写美术字,当时父亲还夸我,可惜我没能坚持练下去空留遗憾至今。七四年父亲在布置橱窗时从两米多高处摔下来受伤骨折,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父亲只断断续续歇了一个来月,就又一瘸一拐着去上班了。

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商业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改革的深入父亲所在的商店着手股份制改造,他的工作更加忙碌,常常回家很晚很晚。那一年商场重建后搬家,父亲身先士卒搬运货物,工作到夜半三点和职工一样吃一包发的饼干。父亲是真正的实干家!他为工作那种“拼命”的精神,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受他老人家的影响我对工作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他老人家名言:“正人先正己,原则问题不迁就。”规定:一切业务必须在办公室谈,家中一律不接待。那年一个农民建筑队承包头借小妹结婚之机送了个毛毯,晚上母亲整理时发现这个毛毯里面还有三千元人民币,给父亲一说父亲立刻和母亲给人家退还,告诉他,只要你们工程质量能保证,不送礼也能中标。父亲在日记里写道:旁山依水,瓦房三间,承包队里二亩责任田,管也由俺,种也由俺。大米白面一日三餐,吃也不愁,穿也不愁,人间邪恶俺不干,吃也安然,睡也安然。从这里能看到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父亲最恨贪污腐败,他一生不吸烟不喝酒,反感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经他提拔的干部都配备了高级车,而他老人家却谢绝配车,坚持步行或骑脚踏车上下班。对以打着考察名义出国旅游更是反感。

父亲擅于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根据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了十必谈和七必访:发现职工上班精神不振必谈;工作中有情绪波动必谈;受到顾客批评必谈;发现差错事故必谈;闹不团结必谈;酗酒闹事必谈,工作调动必谈等。在他的带领下,成员班子团结,单位经济效益年年递增,股票也成功上市。单位也成为本市同行中的一面旗帜,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父亲也被优秀党务工作者,高级政工师,还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父亲是个大孝子。他过继给他的伯父,两家守他一个儿子。四个老人他都很照顾。就是在家境十分拮据的情况下,他也要挤出有限的钱或实用品寄回老家。高庄的爷爷半身不遂,父亲专程赶回老家接来,拉着四处求医。槐庙我爷爷去世的时候,父亲为他的养父开了一个追悼会,以这样朴素的方式痛悼逝去的亲人,开了一个移风移俗的好头,影响非常大。他的养母一直随我们生活,享天伦之乐直到颐养天年。对他的继母他也很孝顺,退休回老家他天天去探望陪继母拉家常。奶奶后来瘫在病床,父亲更是不辞辛劳、悉心照料。在这个夏天父亲天天顶着似火骄阳往返于两家之间。终于因体力不支劳累过度而病倒,竟仙逝于他的继母前面,可叹生命无常!!!

人的命运是由很多奥妙的,我的父亲用他诚信无私辛勤工作,把一个几十人的小商店,发展成为一个上千人的上市集团公司报答了给他政治生命的党组织对他的关心和培养。用他的孝心送走了生育他养育他的亲人们。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含笑辞世。唯留下一腔正气,留下儿女无法报答的遗憾,父亲安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