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洛阳 巴图
2020年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从今年以来拍的和手机中存的儿童照片中,选择部分,制作美篇,以示纪念。
特别感谢柴文、了了、乾宏、洛夫、卢秀珍的配诗(词),使美图锦上添花。
在此衷心祝愿所有的儿童节日快乐,健康快乐!


六一儿童节
柴文
谁家无年幼,
谁人不幼年。
与家嗣宗脉,
与国承明天。


为了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益,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决定,将每年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规定,将中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


七绝.儿童节有感
了了
幼花朵朵借春开,
兼有阳光雨露台。
玩具神奇蒙睿智,
夏风助力早成才。


七绝.爷孙情
卢秀珍
当年幼小多吃苦,
今看孙儿似密娃。
留住春光留住笑,
让爷也过好年华。


拍于嵩县库区乡南屯村


七绝·快 乐 六 一
洛夫
城乡处处绽奇葩,
祖国儿童满面霞。
吐蕊芬芳多彩梦,
天真向上乐无涯。



洛阳戏曲春节晚会


西江月.盼长大
卢秀珍
扮象逼真老道,
唱腔清亮圆宏。
年方几岁练功伶,
台上才能得逞。
今日儿童欢乐,
明天五四登程。
戏装脱去更崝嵘,
登上高山峻岭。

拍于宜阳县香鹿山镇牌窑村



拍于洛阳市区

七绝.欢乐童年(新韵)
卢秀珍
彩虹桥上跳蝴蝶,
起舞翩翩想上学。
欢乐童年过不够,
洛河两岸乐难绝。

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儿童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儿童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知识,思想,价值观,世界观等等在这个时期都是处于一个启蒙的阶段,所以对儿童的培养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儿童的培养关乎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科教兴国战略中邓小平就提出“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口号。


孩子们充满好奇心,他们眼中的世界美丽而有趣。我在所有的孩子身上都观察到,孩子最不能忍受的不是生活的清苦(大人们才不能忍受呢),而是生活的单调、刻板、无趣。几乎每个孩子都热衷于在生活中寻找、发现、制造有趣,并报以欢笑。相反,大人们眼中只有功利,生活得极其无聊,包括作为时尚互相模仿的无聊的休闲和度假。


当我们在人生沙漠上跋涉时,童年就是藏在某个地方的一口井。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有福的,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中外许多哲人都强调孩子对于成人的启示,童年对于人生的价值。中国道家摒弃功利,崇尚自然,老子眼中的理想人格是“复归于婴儿”。儒家推崇道德上的纯粹,孟子有言:“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圣经·新约》中,耶稣如是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泰戈尔说:“在人生中童年最伟大。”民族和时代迥异,着重点也不尽同,共同的是把孩子视为人生的榜样,告诫我们守护童年,回归单纯。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家孟禄认为,教育源于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模仿。在古代,儿童对大人劳动行为的模仿,更是其成长和习得生活技能的主要来源。到了现代,许多孩子貌似“天生”和“天赋”的行为,更是诠释了“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的概念。

























拍于新安县郁山森林公园





拍于新安县工人村






拍于洛宁县













拍于新安县




拍于伊滨区






拍于孟津县







拍于老城区西大街


拍于王城公园









拍于洛龙区积翠湖


拍于登封市大冶镇朝阳沟






拍于上阳路





入选作品














以下图片来自朋友圈,一并致谢!














































































以下来自琴影悦拍























感恩六一节
文/乾宏
布谷声中麦染金,
放歌六一万象新。
欢颜向阳迎朝霞,
注目行礼躬幼身。
火红岁月苗茁壮,
如梦年华情纯真。
熟读践行弟子规,
感恩报国奉孝心。


六一儿童节到了,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有些地方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也许不能进行了。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孩子们学古诗里面的儿童,走出家门,走入田野,走进大自然,去体验一些别样的活动吧。


捉捉蝴蝶和蜻蜓,看看油菜花和麦子,尝尝梅子和杏子,见见陌生人,相信,没有了歌舞表演的六一,只要有吃有喝,有玩有乐,有父母陪伴,有学有得,那么,天天都是六一节!


巴图就是我,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期待相遇、相识、相知!


作者简介:巴图,男,汉族,洛阳人,60后,洛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喜欢人文历史、旅游摄影,利用周末等业余时间走街串巷,拍照、访古,抽时间查资料、作美篇。擅长以图文并茂的美篇形式宣传洛阳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2019年在河南摄影网、琴影悦拍、手机光影、旅行者画报等公众号发表作品上百幅;7月11日河南摄影网出了摄影专辑《接地气的摄影家——巴图》;7月22日在《洛阳晚报》出专版《他用镜头讲述洛阳故事》;全年创作美篇139篇,在洛阳摄影网、河洛微游、天地史话、新安微生活、新安城市热线、《摄影拍客》、今日头条等媒体发表作品二百余篇(次)。人生格言:健康快乐,简单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