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
文‖齐玉清
主播/玉华
昨天堂弟给我带来了东北的特产,其中有黑加仑果,是野生冷冻起来的,味道很美。不由得想起了童年的往事。
我出生在一九五七年,正赶上大跃进的年代,我母亲每天出去干农活,晚上还要加班。那时吃大锅饭,母亲总是把她的那份饭带回家给我吃。即使家人都紧着我吃,还是经常饿肚子。有一次我自己在外面吃了有毒的树叶,中毒后差点死掉。

五九年我家支边到了东北,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后来好些了,能吃饱了,过年还能买点糖,当时国家困难,供不应求,副食品和水果匮乏,我们连队就种小沙果树和杏树,种甜瓜和西瓜等。我们小伙伴们最高兴的是到山上去采野生的小果子。像小草莓(我们叫高梁果)。还有山丁子,带酸味的野草,玉米秸秆有甜味也像吃甘蔗一样嚼着吃,常常把嘴划破。后来又有了桑葚,黑加仑(也叫黑豆果),那味道太美了。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去哥哥的单位,哥哥给我俩买了一大手绢的杏,我俩一会儿的功夫全吃光了,结果还没走到家就吐了,后来才知道杏不能吃太多。那时物资太紧缺了,不然哪能那样没出息呢?

现在可好了,商场超市到处都是。什么水果都有,天南地北、国内的、海外的,玲琅满目,一个快递就到家了,大棚里的、扣地膜的,提前了很多的时间,没有了季节的感觉。现在的人真的是掉到蜜罐子里了,而且是甜的齁着了,吃点野菜,粗粮之类的倒是时尚的事情了。
每当我看到路边的野菜啊、小山果子啊,就想起童年的趣事,感到特别的亲切。童年的味蕾又回来了。
作者简介:齐玉清,1957年出生,大学学历,退休教师,山东梁山人,现住烟台市。喜爱文学,学习古体诗和现代诗,爱好诵读,龙口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书刊和微刊并获奖。至今担任大中华诗词论坛上海华高诗社常务版主和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