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疍,一种人类最基本的食物,鸡蛋的使用频率应该仅次于大米吧。从小时候算起,那个时候吃鸡蛋,是比很开心的事情了,比方说读书的我们,要成绩好的时候,就是奖励鸡蛋吃,或者过年的时候才吃鸡蛋,平时,是很少吃得到鸡蛋的。而鸡蛋换钱,再去买一些其它的东西回来,比方说盐,或者是我们读书的学费,课本、作业本、等一些学习用具。而现在的小孩,却不吃鸡蛋,怎么喂,怎么哄,都不吃。
那个时候,感觉我们生长的营养都来自于鸡蛋,后来从书上看到说,鸡蛋有着丰富的营养,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等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而在近些年,我听到这样一个在关鸡蛋的笑话,这个笑话是这样的。
这个笑话来源于一个教授在家长会上的一次演讲,当然讲了很多,大约讲了有两个多小时,最后,大不了还是卖书籍,听课是免费的,但那书籍却价格不菲,从200元的起点到2000元不等 ,因为我也大大小小的听了十多次,但是,我每次都没有买,因为我个人觉得,小孩的教育,更多的是,来自父母更多的时间的陪伴和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和内心活动。

在我所听到这些学生家长活动中,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但没有重点强调培养正确的兴趣)。第二类就是树上有十只鸟,开了一枪,树上还几只鸟。第三类就是, 蛋从哪里来的?教授是这样说的,有一个小孩举手回答说,鸡蛋是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因为每次吃鸡蛋的时候,都看见妈妈从冰箱里面把鸡蛋拿出来。
不得不说,这位小孩观察得仔细,只是离教授所要表达的主题有点远,教授所要表达的主题是,小孩没有了解到事情的本来面目。事情的本来面目是就是,要想办法知道,鸡蛋是鸡生出来的。
然而小孩一般情况下,连鸡都没有看到过,又怎么知道鸡蛋是鸡生出来的。还有,如果小孩没有被开水烫过,你怎么形容和夸张,没有被开水烫过的切身体会,天真的小孩又怎么会害怕开水呢?
我有个习惯,每天去工地上做事的时候,都要吃米饭,而不是早点如包子稀饭之类的。而早上那个最容易解决的就是就是鸡蛋,搞点青辣椒一炒也好,搞点红辣椒 一炒也好,都能下饭。简单方便又实惠。并且味道也不错,很中性化,很普遍,也很大众化,一般的人都爱吃。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可谓把鸡蛋也是吃出了文化的,鸡蛋的吃法千奇百怪。但大抵都分为煎炒烹饪这几大类。当然,还有少部分人或地区有生吃鸡蛋的习惯。

鸡蛋的吃法除了辣椒炒鸡蛋以外,还有鸡蛋汤。鸡蛋汤很简单的,差不多三岁的小孩都会做,就把烧开,把鸡蛋敲破放到开水里面,搅开,蛋花就做好了。
有一种蛋的吃法堪称经典,就是把几个蛋都敲在一起,放入盐少许,搅匀,蒸熟。蒸熟后用刀切成一小砣的,像豆腐一样的,然后放入开水中,放点葱花,就是一道美食,叫鸡蛋豆腐。
蛋卷的做法是这样的,就是在锅里放入一些油,不要太多,端着锅子搅匀,然后,放入鸡蛋,端起锅,也把鸡蛋烙成饼一样的东西,然后放入肉沫,卷起来,蒸熟,这样,就是蛋卷,吃的时候,切成数十段。就可以吃了。还有新化的雪花丸子,中间也是加了鸡蛋的。
在新化,还有一种吃法,叫甜酒煮鸡蛋。甜酒,指的是甜糯米酒,把甜酒和凉水烧开,加入鸡蛋,但不要太浓了,太浓了吃起来有点腻,清淡点,加点糖,吃起来更入味。
然而,我觉得最具情意的时代,还是上世纪的农村了,那时,如果走亲戚能带上鸡蛋,就是最好的礼物,要是很远地方的亲戚,或者有亲人朋友去远方,把鸡蛋连壳煮熟,馈赠给亲人。现在想来,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东西,而唯一珍贵的就是鸡蛋了。

作者简介:孙翊斌,现居湖南新化,喜欢用文字表达心情,在文字组合上天马行空,没有一定规律,顺其自然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