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花天是故乡》杨进荣老师精品散文欣赏

01、绿野花天是故乡
作者:杨进荣
三十年前,故乡如我的童年,干瘪简单。简单地连一株野草都是那么地稀罕。三十年后,故乡似我的中年,积淀成趣,绿意盎然。
故乡在偏远的群山中,静寂与安然是故乡的特点。
儿不嫌娘丑,人都怀故乡一腔情。只不过情深缘浅,别离是那日走出的笙歌而已。
黄土地上的故乡,黄土是根深千米的维系。一棵树,一地草,一片庄稼,一丝炊烟,都因粘接在这片黄土上,而踏实厚重,生活的不急不燥,不紧不慢,不温不火。记忆中,一段时期,群山簇拥的故乡,好似与世隔绝,如庄子哲学一样无为地存在于社会之外。行走故土的乡野小径,期盼山绿水秀,遥想白油马路,总感是一种美好的奢望。
风水是转的,自然是变的。干旱瘠薄的故乡,有了非比寻常的变迁。常回故乡的我,为此不时感谓念叹。不写别的,只为盛夏满遍野的绿色花意,就该为她写点什么!
盛夏的清晨,故乡如刚睡醒的幼婴,调皮地睁大眼睛,找寻她不舍的亲人。露珠挂在野草庄稼上,晨阳里,亮的晶莹剔透。瓢虫、蚂蚱等微小昆虫,翅起外壳,凉晒羽翼,积极准备露水去后的甜密行动。
置身山脚地埂,湿漉漉的空气,贯穿你的心肺,清醒你的神经。树木、庄稼、野草都似新的一样,葱绿甚望。
中午,太阳释放它所有的热情,照射沟峁山塬,涂摸庄稼树叶。树木像犯错被大人惩戒的孩子,嫣嫣地站立在那儿,耷拉着脑袋。一阵风来,他又鲜活起来,好像挣脱了大人的架锁,手舞足蹈,斑驳的影子,也一阵漂移游动,如梦似幻。仰首望天,澄蓝的天宇,无垠深邃,无际无边。
云卷有雷,闪电狂风,一般都是午后的事情,虽不经常,但隔几天就来一回。故乡夏天的云很白很黑,白的如银似棉花,黑的如浓墨似铅团。层层叠叠,前呼后涌。随狂风走动,依地势翻越。一个炸雷几道闪电,感能振碎山岳,穿透地芯。有时伴暴雨,溪流挟带黄土,粘绸地叠岩在山沟渠河,蜇伏久违的蛤蟆,一夜蹦出地面,叫哭连天。有时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形,咂上几点,嘎然而止,只有风把树和庄稼摇晃地不再消闲。
暴风骤雨后的故乡,倾刻就会晴朗。山川原野如一位匆忙的中年人,风尘仆仆地回家,凌乱了一头丝发。
午后,太阳西斜,热浪会由北向南逐步减缓。成群的紫燕盘旋空中,上下翻飞。蝴蝶蜜蜂在庄稼、野花上轻盈。麻雀成群,绕树叽叽喳喳,锦鸡如哨兵,立在地埂上呼朋唤友。
中小雨,经常会在黄昏和半夜飘来,轻抚在屋脊上,浇洒在花树庄稼里。几个小时的温情漫下深渗,足抵半月的干旱无雨。
漆黑夜半,隔窗听雨,细听,好似能听到植物的欣喜私语,花园的鲜花歌唱,麦子玉米的拔节脆响。
雨声时大时小,屋顶积水丢落,噼噼啪啪打拍廊檐水的垫石,好似一曲舒伯特的巜小夜曲》,抑扬顿挫地奏响在夜色微澜里。
夏夜,无雨的晚上,群星闪烁。有月的夜,银白色的亮似一层薄纱,轻轻地盖在故乡的身上。因为静寂,所以月光才象水一样,泻的彻底,撤的干净。没有一点杂亮搅拌,更无一点声响影响。端一杯茶,滩一部书,先圣会很快占据你的思想,烦忧都走,宠辱皆忘。
我念念不能忘记的是故乡的夏天,如果你确实能离开红尘诱惑,忘记红火的场面。到故乡这样的地方,本身是一场修练,即使片刻,也能真正体会"道法自然"。

02、丹霞情
作者:杨进荣

徒步,穿越在亘荒中,知道云天相接的地方,一定有我生死相恋的远方。顾不得解下行囊,便奔向每一个人迹少至的地方。
看那云,飞的不慌不忙。看那山,卧的象模象样。生下的那一刻,生命就向往自由的土壤。
风是一把雕刀,让上苍把弄的如此灵活,每一次刮削钻刻,都会让普通惊艳世俗的目光。雨是一位画匠,或紧或慢,在砂石上擦试磨炝,镁光的山岩换发生命祥光。雪是一场约会,普天盖地和迷迷茫茫地拥抱,留下雪吻的印证荣光。
丹霞哟是一种地貌,骄艳的无可挑剔,相思亿年,每一滴血肉都泪眼汪汪
丹霞哟是一种姿势,翅楚有灵,风韵异常。孤独地要死,才能孑然有灵。涅槃地如仙,才安然不动,放眼众里云烟。空灵有致,才一孔通天,洞悉俗世红尘,万里云天。
丹霞哟是一首绝唱,时世如何变化,岁月怎样幽长,绝世而立,岿然不动,赤心如常。

作者简介:杨进荣,会宁县刘家寨子乡人。本科学历。中学时代起在巜中学语文报》《诗歌报》《散文林》巜诗人》《驼铃》巜白银晚报》《白银文艺》等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游记多篇。现供职央企,从事文字工作。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长按或扫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