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宁继明老师长篇《马兰魂》连载之三十三
宁继明老师长篇《马兰魂》连载之三十三
精华热点

马兰魂 连载之三十三
文/宁继明
我和师付的工作,
就是要保证烧水泥用的黄土,
两天出一次车。
我刚从车上下来,
迎面碰上十七连的
连长候国旗,
两手拎着三个水壶,
别别愣愣的走过来。
我尊敬的问了一声:
”连长你这是干啥呢”?
我上工地去,
天太热,
给窑上的战士拿两壶水去。
一边说着一边走着。
我急忙跑上前去,连长,
我帮你拿吧。
从他手中接过两壶。
这个十七连的连长候国旗
是出了名的护犊子,
可又疾恶如仇。

刚柔相济地把个
全国第一大连
领导的有声有色,
是标杆连队。
对战士如同慈父一般。
使战士能安下心扎下根。
“小宁你家是那的呀”?
“连长,我是吉林的,
七七年的兵。
老家是河南滑县的,
父母闯关东时去的东北。”
“哟,那咱俩还是老乡呢。”
“不对连长”
他愣了一下。
我接着说:”我是东北生人,
应该是半垃老乡。”
他哈哈笑着说:
“小宁呀,你怪幽默的。”

无形中彼此拉近了许多。
连长你那年入伍的,
都说你参加了中印自卫反击战,
是真的吗”?
他白了我一眼。
“那还有假。”
那是六二年十月二十日,
在喀喇昆仑山进行的
自卫反击战,
我当时
在一O九团五连当付班长,
我是五八年入伍的。
一O九团就我们连上去了。
我们是十月前上去的,
十月后大雪封山上不去。
山高路徒还窄,
错不了车,都是盘山道。
部队有二三年驾令的
汽车兵都开不了,
都是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来的
五十来岁的老司机。

距几百米远的地方
有稍微宽点的路面才能错车,
翻车都成家常饭了。
笫一仗抓了二百四十个俘虏,
后来我们连的任务是看管俘虏。
海拔六千百五百米,
高寒缺氧,
人缺氧头昏脑胀四肢无力。
印度兵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头子,
他的管咱们的战士叫娃娃兵。
印度是家兵,
如果是军籍,
孩子生下来就是军人,
老人一直到死都是军人。
所以上战埸的都是老头子。
刚开始瞧不起我们战士。
后来打到离新德里三百公里处,
我们主动停战撒军,
其目的是教训他们别太嚣张。

动辙侵占别人领土。
主动后撤是在警告他们。
我们部队是百战百胜之师。
对待俘虏,
我们坚决执行我军传统的
优侍俘虏的政策,
尽仁尽义。
我们战士才四类灶,
每餐四个菜。
他们吃的却是八个菜。
找们是粗细粮塔配,
他们是白面馍,
给他们放电影,
发蓝大衣,毡靴子,皮帽子。
他们在我国
比他们在本国还舒服。

路在脚下缩短。
连长:
“你参军一直在这里了吗?”
你在套我话哪,
好了我都告诉你,
省得睡不着觉,
瞎惦心。
我是五八年参军,
是一O九团,
在甘肃酒泉,
也就是二十基地(卫星)
搞营房建设和修路,
不象这里都是戈壁滩。
那里水草高的都一人多高,
远处也有戈壁滩。

一年前
调到咱这国防科委
二十一原子弹试验训练基地。
我们长期在罗布泊里,
住的是帐篷,
喝的是孔雀河的苦咸水,
现在叫沙尘暴,
那时叫黑风,
来时,帐篷常常被刮跑,
小风时晚上睡觉要蒙被子,
早上从帐蓬边上刮进的沙子
落在被上一层。
由于出汗,
被子湿漉漉的,
吃沙拌饭是常事。
昼夜温差大,
都说,早穿棉,午穿纱,
半夜守着火盆吃西瓜。
冬天是风刀,
夏天似火烧。

抢修飞机厂,死任务,
必须在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完成。
飞机好穿过磨茹云提取样本。
长时间大幅度的劳动,
有的战士累的昏倒在工地。
六四年十月十六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是班长,
我们头戴防护帽身穿防护衣,
顶着爆后的降落尘(核辐射),
第一时间冲向爆心提取样本。
事后我们班集体荣立三等功,
我个人荣立三等功。
六九年九月二十三日,
我国第一颗地下平洞试验,
是我们挖的,
爆炸后我和我的战友,
只戴着口罩和手套,
接近爆心才戴防护帽和衣服。

打开几道技术拦截门
和技术人员一起取样。
现在我的小女儿脊柱侧弯畸形,
双腿无力瘫瘓在床,
在咱部队医院住院。
㖭犊之情啊!
老连长己经泣不成声。
小宁我们为的是什么?
国 铸长剑保民安,
我为奠基做奉献。
前些日子十七连盛传,
老连长把莺歌燕舞
念成鸟歌燕舞一事。
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多么可鄙!
问苍天,
谁是豪杰?
可在江东?


审 核 编 辑 制 作
渔 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