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徽,笔名 : 草山。爱好文学多年,至今发表古诗词500余首,现代诗270余首,散见本地及外埠报刊杂志和各种选本。
2007年11月始担任某市党报《草山夜话》专栏作者近五年,加之周边县市共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
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诗词学会顾问。现任中国诗歌流派网编辑委员兼论坛主编。

散文诗《黎明前唯一念想~狼的故事》
冰冷的冬夜无家可归。马路静寂,它在黑暗中徘徊。凄凉缠绕寂寞疲惫的心。
寒风针刺般沁入骨髓,夹带着嘲弄的啸声,卑鄙张狂,肆意逞威。
昏暗的路灯下,蜷缩的身躯被无情地拉长。
此刻,这孤独离群的狼。强忍饥寒和抑郁困倦,
穿行于,都市漠然冷静的阴霾中。踉踉跄跄,
在水泥浇筑的荒野,钢筋林立的森林里,游荡。
蹒跚独行,它不时地仰望。朦胧街灯映衬出,路旁众多昏暗洞穴。
一个个,阴沉狰狞的面孔张牙舞爪。不停地闪烁、变幻,
喜怒哀乐,卑劣虚伪,嗔痴疯狂。反复,乐此不疲。
夜幕下霓虹灯不停地闪烁,抛撒无聊廉价的媚眼,编织虚假眩目的光环,
它生出无限幻想。被诱惑,忘却辛涩的黑暗森林,
所有的丑陋和无尽的苦难,还有那些肮脏、无奈与悲伤。
它经历了太多磨难、辛酸。无数次感受同类的真情和善良。
飘缈的期望与幻想。那些虚无回荡在空中,
久久萦绕在耳畔,那一次次慷慨激昂,信誓旦旦。
它漠视一切,饱经沧桑;它傲骨铿锵,早已习惯。昂首畅嚼命运的脆骨;捧鼎豪饮孤独的苦酒。
驱逐所有欲望,将种种诱惑冷眼洞穿。坚厚的老茧,护卫心房。
理智的甲胄如铁壁铜墙。任何利剑都,无法刺透冰冻的心坎。
惟有空寥冷寂的心底,残留一丝柔软。一线希望伴随一点,赖以护体的炽暖。
它时时魂萦梦呓,眺望期盼遥远的北方
苍凉寂冷的森林另一端,或许还有一丁点未知的梦想。等待凄苦熬干。
仰空斜望,此刻启明星已然在呼唤。它虔诚合爪,祈祷上苍。
荒原上,苍劲的低吼声回响。悲壮凄凉,缭绕久长。无论下地狱或进天堂。
惟愿今夜来不及冻僵,留下微温柔软的躯体。
狼皮,愿善良的人轻轻扒下。制成裘衣皮草送谁,无须奢望。
或许有谁,愿好好珍藏;或许会给谁,带来一丁点温暖。
这就是它,一匹善良的狼,在即将离去,黎明来临前,惟一的念想。

《苍天纪录在案》
此刻,夜色弥漫。尘封的铁门被一点点推开。
我潜入记忆的海洋,游弋沉浮。搜寻打捞往日的碎片,拼凑起历史的画面。
一幕幕真实场景还原。真相无论多么残虐,
伤害深重,不堪回望,均已伴随尘埃灰飞湮灭。
是的,是该让忘却充当抚慰天使。纵然沉默讳言,自欺欺人。
捞起沉没的过往,是废品是宝藏,终值得珍藏。喜剧舞台上,屡屡上演悲剧。
寂寥伤痛无人问津。有国才有家,怎能忘了,无家何以为国?
权且,当一回诚实的史记官。
淡然久矣,即使流浪漂泊的日子,一腔屈辱恩仇。始终相信,
人间正道写沧桑。无须怨亦无须恨,苍天纪录在案。
窗外,远处的启明星,正闪起微弱的光。

《城镇魔》
曾经,纵横的血管遍及原野,沸腾的热血养育了山村几千年。如今萎缩纤细,血流滞塞不畅。
肌体失去生机,欢快不再。山脉流水和大地经络,村口的古树,承受了多少风霜。无数聚离悲欢曾在树下上演。
如今终于不见了,不见了曾经的故乡,只留下了凄美的象征。
破败的老屋,几个爬满沧桑,黑斑瘤结的墩桩,孤伶伶地守在村口。
残疾的屋檐下和繁茂的草丛里,寂寞的蜘蛛在,无精打采地织着飘摇的丝网。
孤独的老人,习惯了在村口张望,蹲坐在黑渍斑驳的年轮上,满目苍凉,安静地倾听。
城里酒绿灯红的喧嚣声,自百里千里外转来。搅拌机的交响乐,给脚手架上的钢管舞伴奏。
他们希望能从各种轰鸣的机械声里,努力搜寻、分辨孩子们的声音。
心在回忆眺望中煎熬,企盼着能穿越大山,能看见儿孙们模糊的身影。
一次次拜托空气,把健康无恙的谎言,捎往城池高空、小街陋巷和工棚地下室。
脚边斑驳变色的瓷缸里,茶水早已没有了热气。
浑浊发呆的眼神,望断云山,等待春天能否归来。

月亮在哭之三 看守稻草的留守少年
中秋之夜,月光潇潇洒洒
四根竹竿支撑着,一顶白纱蚊帐,
轻轻摇晃着,耸立在田埂间的草地上
晚风轻轻流淌,纱幔飘拂
幽暗中,月色晖映下
天地间一艘,白色的小小方舟,
飘摇在,幽冥苍茫的大海上
夜幕降临。银光笼罩下的田野朦胧迷茫
萦绕着一片,淡淡的黄色雾霭
俩个半大的孩子,在荒原上值守
犹如置身仙境,飘荡于云烟雾气中的仙童
在渺渺旷野上,巡视嬉游
此刻,大点的孩子拄着木棍
呆呆地沐浴在月色下,
凝望苍茫夜幕下黑暗的荒野,不知在想些什么……
放眼望去,脚下梯田层层
宛若一个个大大小小,变形的棋盘
一把把尚未堆垛的稻草,零乱的站立在田间,
犹如一些不守规则,胡乱摆放的跳棋子
月色笼罩下,远处山谷尽头
那一排排稻草束,恰似神话中一个个身披黄色盔甲的小矮人
仰望夜空,似乎正在跟山顶的神仙哭诉着什么
沿着天际,月光繁星如神的光芒,映衬着一溜黑黝,
飘渺的山峰?逶迤起伏南北连绵,
宛若一座巨大变形的屏障,横断东西。
又好像狰狞的魔鬼,不断变幻着面孔
俯瞰大地,张牙舞爪
似乎要将他俩,连同可怜的小帐篷一并吞噬
孩子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害怕地闭上了眼睛。
寥寥秋夜,两个不满十五岁的大孩子,
在这远离尘嚣的荒郊野外,在这飘拂的纱帐中
沐浴在月色星光下,
仰望皓皓明月,想念父母至亲
逍逍融渺渺星空,飘飘入莽莽苍穹。
似乎一掂脚,便可进入月宫
一伸手就能攀摘桂花,抚摸玉免
多么奇异美妙的景致,
两个孩子没有丝毫,浪漫开心的感觉。
“人逢佳节倍思亲”,更何况在这幽冥漆黑,
凄凄莽莽荒野之上,黑暗中两个孤独稚嫩的少年
夜色渐深。寂寥的山谷开始喧嚣起来,
一阵阵清亮齐整的蛙鸣声不绝于耳,
各种虫子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时不时还间隔着,传来不知什么鸟悠长惨烈地尖叫声,
一次次撕裂夜空,毛骨悚然
让人不寒而栗。此刻,
两人睡在草席上紧挨着缩成一团,不敢睁开眼睛
这个季节,尤其夜里野外露水骤降
犹如丝丝雾雨,随风飘舞
单薄轻盈的纱幔根本无力抵御。
很快,帐顶及飘摇的纱幔四周已被湿透
或许是因为害怕,手电筒悬挂在帐顶,
一直亮着……
不知何时,两个孩子就在这月光露雨
虫叫蛙鸣的陪伴下,咀嚼着酸辛
搂抱着恐惧睡着了,两个稚气未脱的孩子脸上
似乎还带着微笑,依稀能看见眼角,
隐隐闪亮的泪珠……
庆幸还有月亮,始终在静静地守护着
一个真实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