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的黄昏
文|刘新川

初夏,醉美之时应是在乡间的黄昏。
今天晚饭后洗刷完锅碗瓢盆,看看时间才下午六点半,我照例走出家门去田间小路上散步。
刚过小满,春天已远去,夏天还稚嫩。走在街道上,我发现近几天路旁的石榴花开得正旺盛,绿叶衬红花,美丽极了。远望,它像一片红红燃烧的烈火,又像黄昏升起的红艳艳的晚霞。郭沫若在《石榴》一文中说:“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走进仔细地观察才知道部分花蕾已凋谢,花底下结出了一个个如樱桃般大小的石榴果了。
一位爱美的小姑娘穿着花裙子,跟随着大人在田间草地上来回采花,她把花儿编成美丽的花环,戴在头上。风儿轻轻地抚摸着她的面颊,夕阳把她的身影拖得长长的,就像她不是一个小姑娘了,而是一个修长美丽的少女,草地之间回荡着小姑娘银铃般的笑声。
田野里的麦子,在不知不觉间由青色而变成金黄,使一片原野顿换了一副模样。“小满小满,小麦渐满”,“小满三日望麦相,小满十日满地黄”……从这些农谚中得知,小满就是麦子生长成熟的“分水岭”。小满时节,天气逐渐变热,麦子在温风的沐浴下,正灌浆成熟,呈现出籽粒饱满的态势。小满就像是麦子的“成人礼”,是麦子从年少走向成熟的助推器。诗歌中的小满,飘散着麦香。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小满》中吟道:“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上麦,迎风笑落红。”夏风吹拂,“垄头”的麦子迎风笑着,频频点头,因而,成了欧阳修的“最爱”,这也是农人们的希望所在呀。
地里还有浇麦子的农民大哥。简单攀谈后,他告诉我,浇过水的麦子十几天后麦穗会长得更饱满,也到了收割的季节。他还掐了几穗递给了我,我放在手里搓啊搓,麦芒和麦糠渐被搓碎,脱离了麦粒,我双手捧着,放在嘴边轻轻一吹,麦芒与麦糠飘走,剩下绿绿的、绵软的、饱胀的麦粒,填进嘴里轻轻一嚼,汁浆流淌,满嘴清香。记得十来岁的时候,我们会找把柴火,把青麦放在火上一燎,麦芒烧掉,麦糠薰黑,里面的麦粒青中泛黄,放在手里一搓,去除麦糠,放进嘴里,细嚼慢咽,会有麦的清醇,汁的甜润,火的焦香,很是美味,至今难忘。
这时,我抬起头来望望天空,只见太阳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变成一个金灿灿的光盘。那万里无云的天空,蓝蓝的,像一个明净的天湖。慢慢地,颜色越来越浓,像是湖水在不断加深。远处巍峨的山峦,在夕阳映照下,涂上了一层金黄色,显得格外瑰丽。过了一会儿,太阳又笑红了圆脸,亲着山峦的头,向大地、天空喷出了红彤彤的圆脸,这就是美丽的晚霞。太阳显示了自己的美容,快活地一跳,消失在西山背后了。在这时,有几只鸟儿叽叽喳喳地从微风中飞过,飞向了路边大树上的属于自己的安乐窝里。多么美好和谐的一幅画呀。
对于黄昏的魅力,我们都熟知唐代诗人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现在的人们却普遍认为: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现代学者季羡林在《黄昏》一文中酣畅淋漓地赞美了傍晚的美丽:“幽美的轻适的阗静软软地粘粘地浓浓地压在人们的心头,灰的天空象—张薄幕;树木,房屋,烟纹,云缕,都像一张张的剪影,静静地贴在这幕上。这里,那里,点缀着晚霞的紫曛和小星的冷光。黄昏真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像一片月明楼上传来的悠扬的笛声,一声缭绕在长空里壳唳的鹤鸣;像陈了几十年的绍酒;像一切美到说不出来的东西。”
初夏的风吹到身上,凉丝丝的但丝毫不感觉到冷,它吹过你的头发,吹过你的耳朵,心里莫名其妙的感到愉悦。初夏的风,有的不仅仅是泥土的芬芳,花鸟的姿色,还有一份独特而又朴实的青涩。初夏的风,它没有春风那么柔情似水,没有秋风那么多愁善感,没有冬风那么泼辣凛冽。初夏的风,用它那独特的魅力,就像一块磁石一般吸引住了我。
乘着凉爽的微风,我来到了小河边,看见河沟边有丛野蔷薇星星点点地开着几朵小红花。但那红色似乎很淡,淡得近乎寂寞,尤其是映衬在周围的浓绿之中,更显得,“晚花酣晕浅”。远处,河塘里的一席绿云绵延,独有一只红莲挺然其间,万绿丛中一点红。那红莲的颜色如一堆即将燃起的炽火,又犹如一位初出茅庐的美丽少女在水中央翩翩起舞,姿势委婉高雅。我还听到了蛙声一片,那正在酣畅的青蛙们声时高时低,抑扬顿挫。
大约七点二十分时,忙碌的农人们三三两两的开始回家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还听到了他们的打招呼声:“张哥,您还不收工吗?天可是快黑了呀。”“李老弟,你先走吧,我还有200来棵龙柏苗没有拔完,客户明天早上急着来车运走呢……”“王老弟,你摘收红杏呢?价格怎么样呀……”“还行,还行,四五元钱一斤,刘哥你过来,我送给你几斤给孩子尝尝鲜吧……”
天渐渐黑了,此时,辽阔的田野渐渐进入了梦想,那黄金般的麦苗,那崎岖不平的田埂,那散发着宜人芳香的小花,在这温馨的傍晚也闭上了朦胧的睡眼,在风儿轻柔的吹拂下,在青蛙欢乐的伴奏声中做着香甜的梦。
回家的路上,我心里一直在想: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勤劳的人们用双手创造出来的,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努力,未来灿烂的日子也正向我们招手。同时,我还想到:二十四节气中的四时物候,此消彼长,往复更迭,人生也可作如是观。我愿意自己的人生小满,许多暂时求不到的人、事、物,如果不能得到的话,也可以终将放下。岁月扑面而来,我终将释怀:立夏初立,小满未满,有更长的日子可期待,足够。
写于2020 年5月22日,修改于5月24日

作者简介:刘新川,笔名沧海一浪。山东泰安徂徕中心小学教师,《都市头条》认证编辑、《齐鲁文苑》编辑。业余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山东教育报》《初中生作文》《语文天地》《泰山文化》等期刊以及《山东教师队伍》《齐鲁文苑》《双馨文苑》《孔子文学》《云山文学社》《定西头条》《泰安头条》等微信平台。人生格言:天道酬勤,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