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夕篝火映山村
作者/荀有卿
1939年2月18日,正是大年除夕。驻扎在海伦抗日根据地的,抗联三支队队长王明贵、政委于天放率领战士,在春节前夕,连续突袭了东方红乡的董凌阁屯伪警察所和共和三圣宫的鬼子、伪军驻地,然后回师东进,返回根据地。战士一夜奔袭,非常疲劳,于18日早晨(腊月三十大年除夕),当部队来到海伦东部山区的顾家屯时,王明贵命令部队休息待命。由于海伦地下党中心县委宣传委员顾旭东同志被捕入狱,不知现在情况如何?王明贵与于天放带警卫员,到顾旭东家询问情况。
顾旭东的妻子张玉秀回顾家屯过年,照顾年迈的公婆。张玉秀见到王明贵、于天放后,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非常激动。张玉秀介绍了顾旭东在监狱的情况,得知被鬼子判十年刑后,都很气愤。王明贵、于天放安慰一下张玉秀,又了解一下张玉秀家中情况和海伦党的地下工作开展情况后,便起身告辞。张玉秀急忙拦住说:“别忙,我还不知队伍的情况呢,你们从哪里来”?王明贵说:“节前趁敌人麻痹之机,端了董凌阁屯的伪警察所,打掉了三圣宫的鬼子伪军兵营,这就回东山里根据地,路过这里,顺便看看你,了解一下老顾的情况”。于天放接着说:“部队情况还好,连续打了几个胜仗,得到了一些补给,战士们情绪高涨。为了不打扰群众,再屯外休息”。张玉秀一听急了:“你们啊,是把老嫂子当外人了,咋了旭东坐大狱,就生分了?这冰天雪地的,又是大过年的,咋能让战士们在屯子外休息,快把战士们都带过来,一起过大年”!王明贵和于天放听到张玉秀把话说道这个份上了,也觉得战士们确实非常艰苦,两位首长互相对望了一眼,便心领神会。于天放命令警卫员:“去传我的命令,把队伍带进屯中修整,和百姓一起过大年”!张玉秀乐的一拍大腿说:“这就对了,这才叫军民鱼水情,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吗”!当刚刚起床的群众发现100多人的抗联队伍开进屯时,都欢呼雀跃,“抗联来了!我们的队伍回来了”!有的人在高兴的喊着。全屯的老百姓都出来了,有许多人家点燃了过年的鞭炮,欢迎抗联的队伍。
顾家屯不大,只有三十几户的人家,与拉拉屯相连,这个屯闹这么大的动静,惊动了拉拉屯的乡亲们,闻讯后,也都纷纷赶过来了。这一带的群众长期受到顾旭东一家关照,又对顾家毁家纾难,满门忠烈的壮举非常敬佩,有的又是抗联的家属,全部都在张玉秀的组织动员下为抗联做过棉衣和军鞋,群众基础非常好。两个屯的群众都抢着拉战士们到自己家中过年。对百姓的满腔热情,抗联三支队全体官兵都非常感动,一时不知所措。面对此情此景,张玉秀更是激情难抑。她说:“乡亲们,大家的心情我们的战士能理解,我也能理解,我在这里谢谢大家!大家都别争了,我说一个办法,在两个屯中选住宿、吃饭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每户住进三、四名战士,中午饭在顾家大院吃,年夜饭在住宿人家吃,一定让我们的亲人过一个温馨快乐的春节,指挥部的同志就在顾家大院食宿,大家看好不好”?张玉秀说完,在场的群众都鼓掌表示同意。王明贵说:“乡亲们的盛情,我代表全体官兵表示谢意,但,我知道,你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不能给乡亲们增加负担”。听到首长的话,乡亲们不干了。“战士们为百姓打鬼子,趴冰卧雪,在家过年咋个不中”?“军民一家人,就这么生份啊”?“让鬼子闹腾的生活是困难点,但宁可我们不吃,也要让战士们吃好、吃饱”!一个老奶奶说:“你看这些娃,都折腾啥样了,这么冷的天穿的这样单薄,有的鞋还露着脚趾头,这是作孽啊!现做衣服鞋啥地不赶趟了,大家把家里有棉衣、棉鞋、棉帽子拿出来给战士们换上,有时间大家在做”…….乡亲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后面说话的这位老奶奶是在肖永珍屯战斗中和顾凤一起牺牲的李跃先烈士的母亲”。张玉秀眼含热泪向王明贵和于天放介绍说。于天放命令战士们:“立正,向烈士的母亲和全体乡亲们敬礼!”然后与王明贵耳语几句接着说:“这大冷的天,又大过年的,乡亲们都在这冻着。我代表支队党委做一个决定,破一次例,就按张玉秀同志说的,和乡亲们一起过年,战士们进驻群众家修整,但要遵守群众纪律,午饭在这集中吃,饭后举行篝火晚会,与亲人们一起欢度春节,年夜饭在住宿户吃饺子”!于天放讲完,引来乡亲和战士们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张玉秀安排几个知事人,把战士们分到40多户条件好的人家。
就在部队开进来,张玉秀和王明贵、于天放说话这功夫,顾旭东的老父亲顾文山与两位首长打过招呼,握一下手,就出去了。他安排几个橱子,宰了三只羊,把自家仅有的四头育肥猪都杀了,准备慰问战士,给战士们过一个丰盛的大年。
张玉秀对公公的行为非常感激和敬佩。心想:“这是一位多么重大义,讲感情,舍得奉献,令人敬重的长者啊”!她又安排几个家人把部分猪肉和白面分配给驻军户、烈属、和困难群众,保证群众和战士三十晚上都能吃上饺子。要知道,日本鬼子为了围剿抗联,在东北搞“集团部落”,制造无人区,百姓不准吃大米、白面,一经发现按经济犯论处,由此制造的惨案更是不胜枚举。所以,平常百姓家常年吃不到白面。张玉秀把自家私藏的白面分给各户,也是担着很大风险的。进驻拉拉屯和顾家王明贵下达命令:“立正!敬礼!向右转!前进”!战士与群众互相招手告别。沸腾的山村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抗联四支队全体官兵又奔赴抗日的战场!


作者简介:荀有卿,网名子卿,大本学历,中共党员,黑龙江省海伦市公安局退休干部,一级警督。中华词协会会员;中华散文家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诗词协会会员;海伦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海伦诗词协会副主席;绥化市作家学会常务理事;绥化市公安诗词协会副主席;黑龙江报业集团《新农村》特约记者。曾在国内多家书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曾荣获“中华诗词领军人物”、“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优秀诗词家”、“中国年度散文金奖”、“杰出爱国公益人物”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