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人生
专辑(六)
作者:李业鸿(广东)
2020.05.28

061、随缘消旧业(一)
往生造孽世人知,善恶分清信莫疑。
果报来临应面对,随缘消业未曾迟。
注:1、“造孽”不但用指“作恶”,也用指“可怜”。2、“随缘消业”指随顺因缘,消除过往的业障。

062、随缘消旧业(二)
罪业来时理智清,心中恶念要磨平。
放松情绪将恩报,调伏因缘正果成。
注:1、“恶念”:指因内心贪嗔痴而产生的一切无明念。2、“罪业”:佛教语。谓身、口、意三业所造之罪。3、“正果”:道教佛教用语,指修道有所证悟,谓之证果。

063、修行必修心(一)
人生立命为根本,修性修心修三观。
精义入神方致用,安身得道佛缘宽。
注:1、“立命”是指正确的思想觉悟,健康向上的心态。2、“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064、修行必修心(二)
修行养性心中愿,处事为人意在先。
审慎安身多积德,延年益寿享当前。
注:1、“修行养性” 是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2、“审慎安身”指安安稳稳不要再折腾自己。

065、心性为土壤(一)
修行感化自身起,业力因缘待发枝。
心性必然成土壤,催生果报做根基。
注:“心性为土壤”指心性为成佛的土壤。无论是佛性的种子,种子要撒到在心里面,离开了心,所有的种子都没有了。

066、心性为土壤(二)
心性依然似菜田,皆因念意引申牵,
香花毒草丛中杂,长满人生善恶缘。
注:1、“心性似菜园”指香花毒草都可以生长的地方。2、“善恶缘”贪念也是今生会留下恶果的原因。

067、一切唯心造(一)
滔滔欲望尤江水,烦恼如波浪作媒。
一切唯心存善恶,天堂地狱业轮回。
注:“业轮回”指业报轮回,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死,可以在另一个躯壳里复活, 即“再生”。

068、一切唯心造(二)
佛者心慈意善良,贪嗔妄想必遭殃。
识田酿出丑和美,业力滋生恶与祥。
注:“一切唯心造”指一切的物境,均由人的心念所感得,作恶行善,皆由心为主宰,善恶的报应,也就是由于心的主宰造业,所感得的业果。

069、佛向性中作
自性心迷有众夸,观音至善会升华。
慈悲普渡为菩萨,智慧贤能是释迦。
注:1、“佛向性中作”指弥陀存在于清净的自心之中。2、“释迦”是指释迦牟尼佛。

07O、成佛三要素(一)
众生智慧须圆满,遇到机缘觉悟全。
成佛宜需三要素,开怀坦荡自心连。
注:“成佛的三要素”指得无生法忍、破菩萨结使、功德具足,以上可以说是众生成佛的三要素,

071、成佛三要素(二)
佛性人生有善缘,基因启动用心牵。
胸怀坦荡无贪妄,胜似浮屠益在先。
注:“浮屠”也作浮图。意为佛陀。原指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古时曾把佛塔误译为浮屠,故又称佛塔为浮屠。

072、成佛三要素(三)
悟性修身可正明,精神境界得轻盈。
心灵净化安天命,善意耕犁佛法清。
注:“安天命”指命里有的一定有,命里没有的别强求,乐天知命,一丝毫强求都没有,造善因一定得善果。

073、成佛三要素(四)
心性园中杂乱残,所思所想在兴澜。
清除恶草花娇艳,洗尽凡尘拜佛坛。
注:“心性”,指“心”和“性”。有“尽心知性”之说,其后佛教各宗盛谈心性,禅宗认为心即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