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怀念鲁肃
文/夕阳(鲁国元)

〖其一〗
英雄俊杰聚江東,鲁肃归仙夙愿空。
霸业宏维谁可甚,巨财广散孰能同。
荊州战火惊胡馬,赤壁風雲卷塞鴻。
莫道君生忠厚像,高瞻遠瞩几如公。

〖其二〗
早见才华气度宏,先忧汉室后江東。
孔明有识常交汝,关羽无朋独结公。
抗魏争盟奔夏口,联刘合约胜隆中。
草船借箭三更去,更助周郎用火攻。

【注:鲁肃的才智在诸葛亮之上,喝酒时随手写的文章,比《隆中对》还犀利。
在刘备费尽心思,大把劲的把诸葛亮请出山的时候,江东的孙权势力早已经经历了两代三朝。而在孙氏集团之中的谋士之中,有一人运筹帷幄的本事不在诸葛亮之下,但其名声却被大大低估,他就是鲁肃。

江东集团的建立者乃是孙坚,他和曹操刘备一样,都是靠着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同时又参加了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只可惜在191年的时候孙坚率领部队与刘表集团交战,虽然是击败了刘表的大将黄祖,但是自己不幸遭到了伏击,中箭身亡。孙坚死后他的长子孙策继承了父亲的旧部与袁术展开了作战。依靠南北士族的力量,孙策很快建立的属于自己的庞大割据势力,人称"小霸王",只可惜孙策后来也遇刺身亡。这个时候整个江东事业就落到了孙策的弟弟孙权手中。而鲁肃也在这个时候现身。孙权在位期间不仅知人善用,而且积极进取,他得到能够与诸葛亮相媲美的谋士,那便是鲁肃。众所周知,诸葛亮为刘备图谋天下,作了"隆中对",而鲁肃也为孙权踏足中原作了"榻上策"。

历史记载,孙权与鲁肃一起坐在榻上喝酒,孙权就问到鲁肃,我如今继承了父亲与兄长的大事业,我想要创建属于自己的恒久功业,不知道鲁肃你有什么指教呢?于是鲁肃便作了榻上策来回答孙权的提问题。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一样,鲁肃也先是说了天下大势,认为曹操的实力已经大成,不可与之争锋相对。另一方面,汉朝算是完了,没办法再去复兴它。同时诸葛亮的隆中对有三步走政策,而鲁肃的榻上策也同样有三步走战略。

第1步便是建议孙权立足江东,把已经有的地盘作为战略根据地以巩固自己的势力,屯粮屯兵,逐渐发展。
第2步是向西发展消灭刘表。可以说第二步是鲁肃三步走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简单来说消灭刘表,就是为了要占领荆州。刘表所统治的荆州乃是占据长江天险的位置。不管在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上,都对北方势力有着重大的威胁,因此荆州就成了对抗曹操的关键中的关键。
可以看出鲁肃的榻上策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两者都建议自己的主公去夺取荆州,因此就使得之后东吴与蜀汉的矛盾难以避免。
第3步,建议孙权称帝,"称帝"在隆中对中并没有提到,究其原因在于刘备乃是皇室宗亲,因此师出有名已成自然,并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然而对江东的孙权来出,称帝乃是意识形态上的重大突破,表明自己是正统。

229年的时候,孙权正式称帝,只可惜当时鲁肃已死,因此在孙权称帝的典礼上,他就伤感对自己的属下说,当年的鲁肃早已预料到我的今天了啊!
孙权接受鲁肃的战略思想后就开始加紧了对荆州的进攻,而荆州的降将甘宁则判断曹操迟早要篡夺天下,同时认为曹操已经将目光转向了荆州,因此东吴方面一定要大力展开争夺荆州。而这些战略思想从侧面表现了是对鲁肃思想的再次强调,是非常正确的判断。

世人都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帮助刘备集团迅速崛起,成为一方霸主,但是与之相比,鲁肃的建议不仅帮孙权巩固政权,夺下荆州,同时在理论上也并没有比与隆中对差多少,客观看来鲁肃运筹帷幄的本事绝不在诸葛亮之下。】

(公元二0二0年五月二十九日【农历庚子年闰四月初七日】于江苏苏州)

https://m.booea.com/news/s_14155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