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宁县底张乡一带,流传着一个吉人天相,有福女的故事。
说是 明朝万历年间,底张乡上高村有户姓廉的人家,家里有一个秀女。这闺女从小聪慧敏捷,在父母教育下,不但纺织女红样样精通,对父母非常孝顺,而且勤劳能干,常帮父母干许多家务活,村里人提起这闺女都是赞不绝口。但就是一点不敢恭维,那就是闺女脸上有很多黑色痣点,还有几处麻子坑,影响了容颜。
随着闺女一天天长大,便有人家上门提親。但一听说这闺女是黑点麻子脸,便远离而去。
有一次,廉氏家里要晒点东西。当时正是盛夏酷暑,艳阳高照,天气酷热难耐。廉氏女帮家里摊晒东西时,天上出现一块云彩,云彩影恰好遮住闺女 。那云彩好象一把伞,给闺女带去一片荫凉。等闺女摊好东西离开时,那云彩也飘移到了别处。
才开始,别人都没当回事,觉得那是天上云彩正好飘到她头顶,只是一种巧合。后来慢慢发现,无论什么时候,也不管廉家女在干什么,只要是艳阳高照,天上就总有一朵云彩为廉家女遮凉。于是,大家都说这闺女非同一般,吉人天相,一定是个有福之人。
这消息不胫而走,很快许多人都知道了。当时,洛宁有个姓张的巡抚,正在为自己的儿子提亲,听到这个消息后,便派人去打听情况。打听的人回来后,告诉巡抚,闺女德性很好,孝顺父母,也很勤快,针线女红,样样精通。就是脸上有黑点麻子坑,恐怕不是合适人选。没想到张巡抚却说,娶妻求淑女,德性最要紧,相貌是次要的。还说诸葛武侯妻子就是相貌平平,却才干非凡,能辅佐丈夫成大业。于是便托人到廉家提亲。廉家见巡抚上门提亲,也很乐意。于是,这门亲事很快就说成了。
成亲那天,廉家众女眷,一大早就忙着给闺女上头梳妆。还特地叫人到附近河里打回来清冽的泉水给闺女洗脸。谁知梳洗过后,众人惊奇的发现,闺女脸上的黑点不见了,麻子坑也没有了,象换了一个人似的。容光焕发,美丽动人。不敢说是“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也是一个相貌出众的美人儿。
这真是一件大奇事, 大家都说这种现象从来没有见过。年纪大点的人说,这叫“真人不露相,但等识相人”。以往,是上天为保护闺女冰清玉洁,故意制造的假象,让一般人望而却步。今天,闺女是遇到识相人了,才显露出本来的靓丽玉质。消息一传开,立马轰动四面八方。
再说巡抚家张灯结彩,嘉宾满座,正出动花轿,准备迎接新人,忽然有人报说新娘子洗脸后美艳无比的消息,大家都万分惊喜,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都想等新娘到家后,一看究竟。
新人轿子一到,侍女搀扶新娘子下轿,沿着铺满红毡的地面慢慢移动。前来围观的乡亲,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们争相一睹新娘子的芳容。连那些推磨的,捣碾的,也站在磨子、碾子上,倒转转,正转转,不停变换位置,想通过人群缝隙看看新娘。尽管难以看清新人面目,但是仅从新人举止上,便知不同于常人。人们纷纷夸奖还是巡抚有眼光,选了这么好一个儿媳妇。
过去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廉氏女进入张巡抚家门后,通情达理,恪守妇道,助夫成业。待婆母娘段老夫人至孝。治家严谨有方,善待下人,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廉氏女的丈夫张鼎延有个弟弟叫世延,世延夫妇在明末战乱时去世,留下两个孤儿。作为伯母,廉氏女待侄儿如同亲生,和自己亲生儿子同等对待,不分亲疏。这种情况在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大家都称赞廉氏女厚道贤淑。
后来,廉氏女的丈夫张鼎延考中进士,被朝廷重用。先后在明清两朝出任工部、刑部、兵部侍郎。洛宁人都称他为张兵部。张兵部曾向朝廷上书,以永宁荒残,地粮失平,请将竹、水、川、塬地以川地划一,折亩征银。使家乡人世代受益。廉氏女也被册封为一品夫人,尽享荣华。
有一段时间,廉夫人娘家村里,有一些人到王范赶集卖木料,被当地恶棍欺侮,害得那么大一个集市,连安放木料的地方也没有。不知怎么地,这事让廉夫人知道了,夫人就请张兵部出面作了调理,还划定一处地方,让夫人娘家村里人专用。村里人感恩,都称廉夫人为“神娘娘”。
后来,廉夫人去世,张兵部特地在夫人娘家村里,建了一座牌坊,用以纪念夫人的贤德。张兵部归天后,与廉夫人合葬于县城东关窑坡上。
这个吉人天相有福女的故事,几百年一直流传,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知道。

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