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 史岩(中国)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海外)
图片来自百度

新编民间故事
蓝采和与正定杨和楼
史岩
初列仙班,一次出游,年轻帅气的蓝采和正吸引众人眼球,突然蓝采和却被一个容貌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美女吸引住眼睛,不由自主多看了两眼。谁知恰被经过的,如来佛祖慧眼一瞥看到,佛祖鼻子深深吸了一口气,小指一拨就把蓝采和推入凡尘……
从此蓝采和成了个卖水的贩夫,名叫杨和……
杨和每天晚上去太行山挑回山泉水,白天再卖,进项微薄,日子过得紧巴,整天稀粥咸菜窝窝头打发日子,偶尔嘴馋了,就买一块豆腐犒劳犒劳自己。
这杨和,日子虽然过的,日艰月难,可他善良的本性依然,雨天他会把他的雨伞递给淋雨的路人;雪天他会把乞丐请回家吃饭睡觉;大风中,他曾双手接住,被风吹跌落的小燕子,风停后再送回燕窝……
这天,杨和卖完水,又去买了一小块豆腐,看着白白的豆腐,想着吃豆腐时的开心惬意,猛的想到,我何不又卖水,又卖豆腐,多个进项,日子不就宽裕多了?想到就干,当天买来石磨、黄豆,马上泡豆,磨浆,早早啊就做出了一锅豆腐,山泉水激出浓浓豆香味,微风把香味送出好远好远,引来好多顾客,豆腐一哄就卖完了。
初战告捷,晚上杨和数着卖豆腐的辛苦钱,那个高兴劲呦!想着再干几天,就买一块猪肉,做顿红烧肉吃,好好的解解馋……
谁知刚卖了三天豆腐,唐王李世民因为从阎王那里借了杨和存的钱,成就了帝王大业,想宣杨和进宫报恩致谢。(杨和卖水和唐王从阎罗殿借杨和银子,成就帝王大业,宣杨和进宫致谢,均引自掌上正定,阳和楼的传说。)杨和哪里知道这些?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穷光蛋,唐王召见我,准是凶多吉少,莫不是我又触犯了哪条法律?要惩办我?我的妈妈的妈妈呀,我的姥姥哇,我还是自己了结自己吧,免得遭大罪!杨和一着急一害怕,梁上挂根绳子就上了吊。
唐王李世民接信后,懊悔不已!随下令拨款修建阳和楼祭祀杨和以报恩惠。
话说在杨和卖水、卖豆腐时,杨和家房檐下有一窝燕子,喝杨和挑回的山泉水,吃杨和喂的窝头渣,生活了好多好多年了……
当杨和上吊后,它们跟着丧葬队伍一直到坟地,一路哀鸣悲啼,叫的哪个惨,鸣的哪个苦呦,那真是直叫地雾蒙蒙压抑,云沉沉落雨,直叫地鸟儿蜂蝶哆嗦,牛马鸡狗羊抽泣,直叫地人们不停流眼泪,不住甩鼻涕,直叫的沿途路人都不得不捂起了耳朵,捂起了眼睛,眼泪啊湿透衣……
杨和入土,坟堆攒起,送葬队伍都回了家。
却有一只燕子,落在坟墓旁的老槐树伸到坟头上方的一个枝杈上,哀鸣悲啼不走了!它——就是那只被风吹跌落,曾被杨和双手接住的小燕子啊……
这小燕子昼夜不停的,哀鸣了七天七夜,眼睛里的血,一滴滴流到了坟头上,坟头竟然咔嚓一声坟头突然裂开了……
坟堆里面竟然走出了吹着柳笛年轻帅气的杨和。
观音菩萨柳枝一点,燕子也化成了美丽少女落地。
这时月老给他们牵线,成就了这对美好姻缘。
据说啊,这杨和的后代,不少呢,成了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他们都是谁?还是请读者朋友们自己去找吧!

简介:史岩,网名石子,酷爱文字堆积木,喜欢用文字展示、讴歌真善美。在中国作家网,现代作家文学,华文鉴赏者驿站、银河悦读中文网、江山文学网、《家乡》杂志、《红豆诗刊》、《中国乡村》杂志《尘世掠影》《西散南国文学社》《丹江文学社》《大连文学社》《百姓作家杂志》《今日作家》《广州头条》《文学微刊》《湖南写作》《作家艺术家阳光传媒》等杂志纸刊网络媒体陆续发表作品700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