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 律 诗 》
文/ 易 之 中
什么是格律诗?“计划经济”的诗,就叫格律诗。今天,还有必要去写格律诗吗?写诗也要与时俱进。今天,不应再去写格律诗了。今天,应该去写具有中国特色的诗。这种诗,既有计划经济的元素,也有市场经济的元素。最好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以计划经济为辅。

有人动不动就指责别人不懂格律。有人喜欢动不动就论格律。为什么啊?拉大旗,作虎皮。吓唬老百姓。抬高自己的诗位。反正,在今天的中国,谁也说不清什么是格律。其实,不懂格律并不是无知,这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相反,那些“知少少,扮代表”,“有少少,扮大少”的人才是真正的无知。今天,不懂格律,是好事。说明你是真正解放了。相反,半知半解,不一定是好事。这种人,才是真正的迷路人。现在的手机诗,贴格律诗的标志也真够多的,但却毫无格律的韵味。为什么?旧瓶装新酒!倒出来的酒,毫无香醇味。让人饮之,烧喉!读唐诗的格律,享受!床前——明月/光,多舒服啊!但读今天的格律诗,总觉得没有韵味。为什么啊?

在共和国之后,若从论格律的全面来看,应该是王力先生最为全面了。但百密却有一疏。王力先生就疏忽了语境与格律的关系。他也没有论述到这方面的课题。唐代的格律诗,风生水起,风流中华大地。原因是因为那个年代的语言环境是“文言文”。今天的格律诗为什么不吃香呢?为什么寡而无味呢?因为语言环境彻底改朝换代了,已经不再是文言文时代了,已经是现代文时代了。

文言文的特点是形象感强,以形象思维为主。极度精炼,以一敌十。实词多虚词少。在这种语境下所产生的唐诗,也就富于形象感,用字用词也特别精炼,实词多,也令到诗是很“扎实”,不虚不浮。这种语境,也很适合使用格律入诗。这种语境,配上诗境,配上平仄对仗押韵的格律,诗吟哦起来,就很有韵味,很有乐感。所以,那个年代的格律诗也就应运而生。但今天的现代文的语境,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境的抽象思维增加了,虚词副词多了。口语化多了,文言化少了。说话的交流多了,书写的交流少了。言的“说”比言的“文”多了。过去叫“文言文”,今天叫“白话文”。文与话的区别增大了。古代的诗是“文”多,现代的诗是“话”多。所以,在“文”的语境之下,格律的韵味就丰富得多。而相反,在“话”的语境之下,格律的韵味就十分不理想。在现代的语境去写格律诗,那怕你的三板斧功夫再好,那怕你使用平仄对仗水平韵的水平再高,但格律在诗中的效果依然是十分之不理想。即使你勉强能套用上,但吟哦起来的效果就十分勉强,很不理想。

“大江东去,浪花淘尽,千古风流格律。”唐诗!因格律而文采,因格律而风骚,因格律而辉煌。格律!为唐诗的千古流传贡献了伟大的乐章。但!这一切都俱往矣了。唐诗的时代结束了,唐诗的辉煌日落了。格律的乐章也谢幕了。今天,不管你怎样去平仄,也难以再让诗词能唱响昔日的风流了。过去了的兴盛,就让它过去吧。今天,就没有必要再去平仄再去水平韵了。费力不讨好。语境在变,诗语也应该在变,诗的节奏,诗的旋律,也要去唱响新时代了。让我们从格律中解放出来吧!让我们去拥抱新的诗词吧!
202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