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令-澳政府失信唯美是从令农商欲哭无泪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截止5月27日,人们不难发现,与澳大利亚少数政客唯美是从,一边大肆鼓噪“新冠源头论”、“新庚子赔款论”,一边涉嫌违反国际贸易诚信规则禁忌,不同。澳大利亚大批牛肉、小麦等农民、农商,正为突然出现产品出口受阻,大量产品滞留压库、库损而欲哭无泪。

综合各方媒体报导,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有所不同,所拥有的资源和技术也有所不同。所以国际贸易就应运而生,很多的产业和物产,都靠着国际贸易走向了世界各地。中国可以说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大国,每年从中国走出去的产品有很多,走进来的也不在少数。

毕竟中国拥有非常庞大的人口和产业,在很多方面对资源的需求也就十分巨大,所以每年从海外进口的各种物品数不胜数,和中国有着稳定贸易关系的国家也不在少数。今天要说的正是其中一个国家,那就是著名的澳大利亚。

中国每年会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的矿石、牛肉和粮食等,光是澳大利亚一个国家,出口到中国的产品每年就能给当地带去非常丰厚的收益,光是一个葡萄酒就能高达125亿元。这就足以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有多么重要了。

但是澳大利亚少数政客并不珍惜中国市场,不仅在很多产品上虚高,甚至在面对中国的态度上也让耐人寻味。因此有很多的中国卖家放弃从澳大利亚进口商品,转而寻找其他国家收购。一开始澳大利亚少数政客还并不在意,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不要其他国家也会买。

可事实却让他们见识到了中国的影响力有多大,虽然的确有其他的国家会向澳大利亚采购,但是采购的数量远不足以和中国相比。只能说这就是得罪中国人民的下场,看看如今的澳洲,这下还有底气吗?澳大利亚少数政客一直觉得中国离不开澳大利亚市场,甚至对中国这个大买家毫不在意。所以真的如他们所想失去了中国市场之后,他们才知道中国市场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可如今就算是后悔也来不及了,中国市场可不是无时无刻都会开放的。

我们虽然不能阻止其他国家的人想要购买澳大利亚的商品,但是我们能够选择不购买澳大利亚的商品,光是今年到现在,澳大利亚在对外贸易上就损失惨重,这一切都是澳大利亚少数唯美国政策是从,视澳大利亚广大客商利益而不顾的政客自己的抉择和行为,也怪不得任何人。

同时,笔者不得不提醒澳大利亚少数政客的是,如今千方百计想以牛肉、小麦等农产品来填补澳洲出口市场的,正是那个天天叫喊“让美国优先”的特朗普!因为,只有让美国农商填补了澳大利亚农产品的出口市场,特朗普才有可能稳住其大选的关健票仓——农民!而至于澳大利亚农民,今后如何用选票对待那些损害农民、农商利益的少数政客?笔者料定,特朗普才不会去关心的!
为此,笔者特赋《惜春令》为评为观。
经贸双赢情意深。
重诚信、生金。
合作从来长逝水,
千万别贪心。
惜澳洲违禁。
弃商律、牛肉遭擒。
小麦农销全压库。
因果不须寻。
——2020年5月28日时事诗评


二【叶建华书法作品/志清供稿】



三【悼念肖秉廉先生】
2020年5月26日
叶建华(北京)
撰文抱病记虬津,
助老解囊情意真。
天妒英才群失友,
乐园也要诵诗人。
惊悉肖秉廉先生驾鹤而去,甚是震惊。不禁感叹:天妒英才,也许天堂急需满腿泥水的诗人。
我与肖秉廉先生2019年结缘于老家《记录虬津》群。由我们虬津五七中学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发起,在虬津镇党委、政府领导和支持下,本着“打通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弘扬乡村百姓身边真善美”的宗旨,开启了《记录虬津》系列丛书采写、编辑、出版工作。我自告奋勇担任了该书的主编。期间广泛动员虬津以及在虬津生活、工作过的乡友、文人撰写稿件、提供线索,参与其中。于是近200多人的《记录虬津》微信群应运而生。不少同学向我介绍,何岭村的肖秉廉文笔好并积累了几十年农村变化的资料。于是,肖秉廉的名字引起了我的关注。我与他互加了微信,希望他撰写文章,他愉快地接受了我的邀请。陆续给我发来宝田寺历史故事、农村园田化的诗文。让我大吃一惊。几十年来与泥土打交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肖秉廉先生竟然有这么好的文笔,尤其让我感佩的是他创作的律诗不仅平仄规范、韵律合规,而且意境高雅,真是高手在民间。于是我逢人就说肖秉廉是我们虬津的大秀才。他有两篇文章已收录在出版的《记录虬津》第一辑,我希望他多创作家乡的精品力作,他表示尽力而为。
后来我从余保安同学处了解到,肖秉廉先生身体不好,他是抱病在创作,更让我产生敬佩之情。
后来听说他病情严重,到广州大医院去做了手术,听到此消息后,我立即通过微信转去一个红包表达慰问,希望他自己买点营养品,但他坚决拒收。
在完成了《记录虬津》第一辑出版工作,虬津镇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前夕召开了隆重的新书发布会之后。《记录虬津》群改为《虬津爱心》群,开展了延伸项目,即为虬津敬老院卫生间改造项目募捐活动。在中国志愿者服务基金会的支持下,此项目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网,几百名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奉献爱心,终于完成了敬老院卫生间改造所需款项。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感人故事。其中肖秉廉就是其中之一。他因治病花销巨大,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却慷慨解囊、积极捐款,令我们十分感动。
在我的印象中仅与肖秉廉先生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在《记录虬津》第一辑新书发布会上。此前,他通过余保安同学向我提出了一个请求,他说特别喜欢我的书法作品,希望我能为他书写新近创作的一首律诗,将好好珍藏。我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精心为他书写了那首律诗。我从北京赶往老家参加新书发布会时将那幅书法作品赠送给了他,只见他打开后,高兴不已,对我千恩万谢。
第二次是在虬津镇政府偶遇,他与宝田寺主持到镇政府办理变更手续,匆匆而别。
2019年11月,我们《记录虬津》第二辑编辑组深入鄱坂、宝田、何岭等几个村动员、挖掘民间素材,原以为能在宝田寺见到肖秉廉先生,后经联系,他外出看病了,失之交臂。
肖秉廉先生一直是《虬津爱心》群的活跃分子,不时发表诗作美文,积极为他人点赞鼓掌,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给群里带来春风暖阳,受到大家尊重。
肖秉廉先生走得太匆忙,让我们《虬津爱心》群失去了一位好友,一位英才。十分感谢余保安和吴恒水同学代表我们《虬津爱心》群的全体同志专程赶往肖秉廉先生家里向先生告别,祝愿先生一路走好!向家人表示慰问,愿全家节哀保重。
人间需要温暖,爱心永远保鲜。
《完》

(作者叶建华近照)

《上海-申城头条》编辑部
主编:李默
责编:曲仔
△欢迎来稿!1340443265@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