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兴安头条 渔翁散文 ‘六一’——我曾经的欢乐
兴安头条 渔翁散文 ‘六一’——我曾经的欢乐
精华热点


“六一”
——我曾经的欢乐
文/渔翁
二O二O年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
这个我曾经的节日的来临,
让我不由的
回忆起自己的许多
童年趣事。
我出生在五十年代初的农村。
我记事的时候
正是农村合作化的初期阶段。
我清楚的记得,
大人们开会入股农业合作社。
大家纷纷把土改时分得的
土地、牲畜、生产资料
交给了合作社,
登记造册成为了各自的股份。
就这样完成了轰轰烈烈的
合作化运动,
为后来的
人民公社打下了基础。

那时候刚刚结束了
几十年的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紧接着又咬着牙打赢了
抗美援朝战争。
人民刚刚开始休养生息,
物质相当匮乏。
国家也是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之上
刚刚建立。我的童年
就是在这样的年代开始的。

我们这一代人,
出生在这个
贫穷落后的年代,
从记事起
就过着缺衣少食的苦日子。
可是,当时我们都很快乐,
并没有感觉到苦。
因为我们
没尝到过幸福生活的甜,
所以也就
不认为那是在吃苦。
那个时代农村没有电,
家家都点个煤油灯照亮。
多数日用品前头都冠个洋字,
管点火的火柴叫洋火,
管点灯的油叫洋油,
管铁钉子叫洋钉,
什么洋锹、洋叉、洋镐。
过年的时候买几支洋腊。
当时对许多日用品前面
都有一个洋字根本不理解。
后来才知道带洋字的东西,
都是从外国进口的。
可见我国当时的工业基础
是多么落后,
可以说是几乎为零。

那时候农村人
粮食和蔬菜
还是自给自足的。
人们留够自家一年的口粮,
卖掉剩余的粮食,
用卖粮的钱
买一些生产生活用品,
就这样维持着温饱的生活。
值得留恋的是
当年吃的粮食和蔬菜
都是自家种植的
纯绿色食品。
那时没有化肥,
耕地里都上农家有机肥,
种籽也都是
祖祖辈辈筛选培育的良种。
虽然谈不上高产,
却都是
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品种。
那个年代
根本就
没有食品安全的概念,
因为压根就没有
不安全的食品。

那个年代
根本就吃不到大米和白面,
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
才能买上几斤猪肉,
吃上一顿大米饭
白面饺子。
吃水果和糕点
更是不敢想的事,
那可是年节
孝敬老人的礼品,
爷爷奶奶偷偷给一两块糕点
那就美坏了。
逢年过节
家家也都买点糖块苹果,
分给孩子们解解馋,
可是东西少孩子多
根本就分不到几个,
只能留起来省着吃。

我上小学的时候很贪玩,
每天放学后就是小伙伴们
最开心的时光。
那时候孩子多,
每家都有四五个或者更多。
我们按年令段汇集成群,
玩着各种
别出心裁的自创游戏。
我们稍大一点的
就非常有话语权,
可以制定和修改游戏规则。
那可是
我们最开心高兴的时候,
常常玩耍到废寝忘食,
遭到父母的训斥方才罢休。

我们这一代人
都是兄弟姐妹一大帮,
多则八九个,少也五六个。
大的上学了,小的刚出生。
帮父母带孩子做家务是
天经地义的事。
这样的童年生活历程,
培养了
我们的集体主义观念,
激发了我们的爱心。
我们亲眼看到了父母的艰辛,
从而造就了我们一颗
感恩之心、
孝敬之心、友爱之心。
为我们这代人
打下了
一个独特的时代烙印。

我们的童年
是没有
任何玩具陪伴的童年,
我们只能凭着自己的智慧
根据自家的条件自制玩具。
好在当时有一些很好的书籍
供我们打发时间。
书在当年成为我们的宝贝。
曾经有那么几年,
我迷恋上了看书,
没钱买书就到处去借,
甚至是去偷,
还自我安慰的说窃书不算贼。
在那些年里,
我看了大量的书籍,
极大的充实了我的知识面。
对我的人生观取向
起了很大作用的。
是值得庆幸和自豪的事。

我的童年
很贫穷很简单但很快乐,
是在没有贫富差别,
没有阶级压迫,
没有铜臭味的年代度过的。
虽然时光带走了我的青春,
尽管岁月改变了我的容颜,
可那美好的童真童趣
却永久的留在了我的心间。
随着年令的增长,
我越来越怀念我的童年时代。



审 核 编 辑 制 作
渔 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