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记·快乐西藏行(连载)(三)宏伟壮观的布达拉宫
文‖刘连成
布达拉宫是什么样子?在长春开往拉萨的列车上,我一直在猜测。其实不用猜测,神秘的布达拉宫在影视上早已看过。但是毕竟要亲临现场目睹,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到了,到了。大家快看,那就是布达拉宫。”当列车即将驶进拉萨时,一个同行旅友兴奋地指着若隐若现的布达拉宫欢呼着。我们大家不约而同的挤到窗前遥望美丽的布达拉宫的风采。
一下火车,就有人急着要去布达拉宫。导游告诉我们:不要着急,我们这次西藏之旅以拉萨为“大本营”,除了要利用一天时间游览布达拉宫外,大家还有很多时间亲近布达拉宫。话是这样说,大家还是急不可待。
2017年4月12日晚饭后,大家一起兴奋地来到离驻地不到一公里的布达拉宫广场。
“啊!好壮观!” 天边那还未散尽夕阳的余辉将广场西边的药王山映出了一个美丽的轮廓。夜幕下,布达拉宫像一副多彩的油画,白色的宫墙,藏红色的宫殿,黄色的幡,金色的顶,依山而建。
纯净的夜空下布达拉宫广场上华灯初上,雪顿节的主题雕像在一片鲜花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喜庆。喷泉、彩灯、具有藏族特色的音乐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广场的南面矗立着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造型为抽象的珠穆朗玛峰,灰白色的碑体上雕刻着铭文。前方有两组分别为以翻身农奴得解放和解放军筑路为主题的青铜雕像。与广场上的五星红旗一样碑前都有解放军战士24小时守护。巍峨的纪念碑在远山和绿树的背景下显得庄严肃穆,北边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遥相呼应。
站在广场上看着那壮丽的布达拉宫,我不禁感叹和佩服那些设计和修建布达拉宫的前辈们的伟大。在哪遥远的古代没有先进的设备,先人们是用什么样的大智慧和大毅力才设计和建造者做雄伟的宫殿。给我们留下了这宝贵的历史遗产。啊!此时,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我为我们的先辈们而骄傲!
4月16日早上,天还没亮大巴车就把我们拉到布达拉宫广场,导游说早一点到现场会第一波进去参观游览。尽管还不到五点钟,广场上就排起了长龙。大家纷纷找到最佳位置拍照留念,留下了一张张美丽的瞬间。之后便融入排队得长龙中。
入乡随俗,学着虔诚的藏民。随着人群,来到长廊,长廊上有壁画,画的有人还有佛,画得栩栩如生。
导游介绍说:布达拉宫拥有非常浓郁的历史气息,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因战火纷飞,布达拉宫被烧了几次。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主体分白宫和红宫,主楼十三层,高115.7米,占地面积非常宽.由寝宫、佛殿……等组成。是青藏高原上的一颗明珠,这里的宗教文化世代被传承。
随同人群一起绕着红山布达拉宫转山转寺,周围设置了很多转经轮,我们边走边学着藏民一样转动转经轮,据说法轮常转可以祈求平安健康吉祥,消除灾难,升入天堂。
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从下到上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上下13层;中下部外围部分为白宫(整个建筑呈粉白色),上部顶端核心部分为红宫(红墙金顶);各建筑之间犬牙交错,唇齿相依,相映成趣,浑然一体。从山下到山顶有一条之字形环绕的石阶路相连。
我们沿着石板路拾级而上,大约有一千多米数千个台阶。路旁是悬崖,有高约1.5米厚约1米的浑厚的红色护墙,和攀登八达岭长城十分相像。
沿途的房屋高大恢宏,每一栋都有几十米高,可能是喇嘛们学习生活及珍藏各种物品的地方,没有对外开放,内部详情我们不得而知。
攀登中,对一些不远万里磕长头来到这里的人,更是从内心里产生深深的敬仰,时不时的给一些磕长头的老人孩子捐一些零钱,表达我们的心情。一周下来大概有2公里左右,边走边看边想,走了大约有两个小时。
虽然日光城火辣辣的太阳一直在头顶闪耀,但我并没有感到特别的炎热难受,一股暖流在内心流淌,仿佛在沐浴神明的光芒,洗去一身的风霜,荡涤心灵的尘埃,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洗礼和升华一样。内心感到十分神圣、静谧、安详。
进入布达拉宫,仿佛进入了一个装满宝藏的千年宝库。在红宫,先参观达赖喇嘛的寝宫,床上有他们的衣服,桌子上有他们的经书;在佛殿,看到一个巨大无比的像金字塔一样的雕像,听导游说,这雕像用了3吨的黄金,还有许多名贵的珠宝镶嵌在上面。我想:那时候哪来的那么多的黄金呀?导游说:这些黄金都是清朝政府赠送的;在经书殿,一块扁上面用藏、汉、满、蒙写着当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是献给清朝的皇上的。墙上的格子里有许多经书,这些经书都是从唐僧西天取来的经书抄下来的。
……
布达拉宫的出口的两边墙上,看到四大天王:魔礼青、魔礼红、魔礼寿、魔礼海,个个面目凶神恶煞,两眼直瞪,龇牙咧嘴的,像是在各显神通捉拿妖魔鬼怪似的。
从山上下来,仿佛从天堂重新回到烟雨人间,好像一切都没有变,又好像一切都变了。我知道没有变的是这个世界,而变了的是我的内心。回望布达拉宫,念天地之悠悠,不虚此行。

作者简介:
刘连成,退休公务员、长春市作家,喜欢旅游、摄影、制片和文学创作;多篇文章在当地报刊杂志及国内省市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