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文明后继有人
文/侯祺田(大同)
题记:针对现在农村劳动力缺乏,大多是五十多岁以上的人在一线从事繁重的体力生产劳动。笔者就此问题在六十多天的时间里遍访了近一百五十多个村,接触了三千多位省市县(区)乡(镇)村干部及农民朋友,心中五味俱全。但看到有部分返乡大学生与复转军人己全身心投入到"三农″建设并取得了应有成绩,深感欣慰。
生活在闹市边缘独自思考看繁华世界
来往人群没有相互依偎只急促地行走
远远看见有点书生气的青年神情徘徊
不知他想融入泥土还是步入水泥高楼
他爹是恢复高考十里八乡首位大学生
家贫如洗靠苦读胆怯地踏入学校大门
临走时为他送行的人大都在偷偷议论
能坚持到完成学业报效生养他的土地
由此可推断其家庭生计困难村民担心
更深切地感到乡亲们对他的美好期盼
他的世界浓缩在图书馆里探古今文明
一个地道的农家娃儿有什么出息本领
齐家治国平天下壮志凌云非所闻能及
唯刻苦是打开知识之门的刚性通行证
此生敬畏智慧梦想公正学业改变前程
长大成人的儿子己投身社会建功立业
这时的父亲才彻悟荣光装饰有点虚伪
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应重在现实创新
面对飞黄腾达学生的疏远与同窗鄙视
他将所有论文付之一炬毅然垦荒育种
扪心自问满腹才华没有愧对父老乡亲
培养的上千弟子正投身祖国建设阵营
他用腐烂树叶做肥料把脚下泥土滋润
将乡亲们的祝福作种子埋入深深黄土
纵是孤单渺小的籽种都有发芽的一天
各种蛀虫再也奈何不了风雨晶莹的心
你再不会轻信异乡话语权的口若悬河
立足当地把握节令为破土的种子松土
谨以此告诫人们现实与理想并不遥远
持之以恒的坚持目标总有实现的一天

作者简介:侯祺田(1963~ ),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始发文学作品,现在山西大同市某媒体工作。自幼受家学熏陶,钟情传统文化,勤勉并致力于以文化人。铭记:"不忘初心奋力笔耕,牢记使命传承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