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疫情日记
疫情在继续 (二零二零年二月三日 初十 下)
不是封闭的小区,这个时候想要用警戒线,就有些过分了;还不如标语来得实际。
来到父母的家里,就开始当起“坐客”。在电脑前面坐着,大约是四个小时;休息一下,继续坐着,直到晚上十点以后。
父亲等到九点半左右,就出去了,当然是去看下象棋。
母亲担心地唠叨着。
我说没有多少危险。
母亲说,感觉到危险就晚了。
我说,只有那么几个人而已。
母亲说,小心为好。
我知道母亲说得没错,却不可能会那样说,毕竟我只能是宽慰着母亲,不可能让母亲上火的。尽管心中有些担心,只是没有表现出现。
父亲曾经说过,得病的概率太小。大连七百万人,我就是这个七百万分之一?
我当时就笑了。说得不错,只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十一点来钟的时候,父亲就回来了,脸色有些凝重。只是我并没有什么,因为沉浸于文字,所以就会忽略了。
中午休息一下,就继续工作。
到了晚上,看新闻的时候,父母都是看着武汉,担心着武汉。
我记不清楚了,是谁说过的,好像是有着事情出门,而且是不得不出门的那种;是坐着火车出门的。我就问他,车经过武汉?
他说,火车经过武汉的。
我说,火车在武汉停车?
他说,停车。
我说,你不害怕?
他说,没有什么害怕的,没有人上车,也没有下车。
我才知道,火车是照常发车,武汉人也是很辛苦的,也是遵守着国家的规定。这一点,应该为武汉加油;因为没有人想要逃离武汉。
父亲看着电视,依旧有些凝着脸,说道,今天老高说,他女儿去武汉了。
老高,是经常和父亲一起下棋的几个人之一。
母亲说,他的女儿是护士?
父亲说,是医生。
母亲说,自愿去的?
父亲说,是当兵的。
母亲说,军人?
父亲说,对,就是军人。
我说,这不奇怪,军人一声令下,就必须是奔赴前线;这是疫情的第一线,也是他们冲锋在前。
父亲说,军人是勇于牺牲的。
母亲说,如果在疫情得到及时处理,就不用付出这样的代价。
尽管知道母亲说得很对,还是想要进行反驳的,只是没有说出来;因为现实就是现实,是很残酷的,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面对的,也是没有“如果”的。如果可能,我希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父亲说,军人的优秀,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觉到。
母亲说,如果是这些疫情看得见,就可以消灭的很快。
父亲说,看不见的战线,才是最危险的。
每一次出现的灾难什么的,都缺少不了军人的身影;比如说汶川地震,比如说洪水救灾。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记住。
我想要回家的时候,母亲说你就在这里住一宿,不要回家了。
我说还是回去吧。
就自己走走回家,在孤独的夜灯下,在呼啸的北风里;街上依旧是冷清,我依旧是孤独的夜行人,就像是武汉,是一个孤独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