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体诗三首
毛泽东与习仲勋的不解之缘
--王嘉平--
(一)初知
泽东初晓习主席,
苏区布告知消息。
德高望重关中汉,
闯王故里揭竿起。
风度翩翩屈贾才,
羽扇纶巾费猜疑。
腹中诸多不解缘,
仲勋大名刻心里。
史实注释: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在路边的大树上,村落的墙壁上,到处看见张贴着历经风雨吹打的署名“习仲勋”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布告》。心里想,这个习仲勋职位如此高,威名如此响,肯定是个年岁不小的革命者。从此,毛泽东在心中牢牢记住了习仲勋这个名字
(二)初見
毛公首见习仲勋,
上下打量暗惊心。
陕甘苏区习主席,
如此年轻令人钦。
问军问政问发展,
回答精辟倍感亲。
年轻有为毛公赞,
国之栋梁堪大任。
史实注释: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来到瓦窑堡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见习仲勋,一见面毛泽东十分惊讶,说:“原来你这么年轻。”这一年习仲勋刚刚23岁,毛泽东和他谈了许多话,习仲勋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头脑清醒、办事干练的作风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忠贞
長驱二万五千里,
寻得龙兴生存地。
惊闻陕北有冤獄,
刀下留人马蹄疾。
志丹仲勋脱险境,
终生感念毛主席。
退休八十耄耋老,
犹唱东方太阳起。
史实注释:1935年9月,思想极“左”的中央代表来到陕北,立即搞起了“肃反”运动,把刘志丹习仲勋等定为“反革命”关押起来。毛泽东到达陕北后立即指示:“停止逮捕,停止审查,停止杀人,一切听候中央决定。”接看毛泽东派出工作组前往调查。事实证明,极“左”分子所强加在习仲勋等人头上的“罪名”完全不成立,是一种陷害。调查结果出来后,毛泽东果断地给刘志丹、习仲勋等人平反。习仲勋说:“毛主席不到陕北,陕北根据地就完了,毛主席晚到四天,就没有刘志丹和我们了,要不是毛主席‘刀下留人’我早已不在人世了,他们(左倾机会主义者)已给刘志丹和我们挖好了活埋坑。
1913年10月15日,习仲勋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入党,1934年11月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春,陕北、陕甘边两块革命根据地在反“围剿”战争中连成一片,合并成立西北革命根据地,习仲勋任中共西北工委领导成员,并继续担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习仲勋同志于2002年5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作者简介:王嘉平,陕西富平习仲勋故里书法家 诗人:1946年生于陕西.富平。1962年毕业于铜川市大樊中学,曾任民办教师,后弃教从农,现为陕西省诗词学会富平诗书画创作基地富平县书画院院士。黄河金三角文研院富平分院会员。上小学时受班主任师可法老师的影响,酷爱书法、诗词。书临《曹全碑》、《华山碑》、等汉代名碑,尤以现代书法家刘炳森之隶书为主,兼学历代名家诸体。几十年如一日,临池不止,笔耕不辍,在临书前贤、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朮风格。书法、诗词作品在《富平诗书画报》上每刊必有发表。

主播简介:祖西民,网名:民 云中漫步,陕西渭南人,渭南市朗诵协会会员。热爱文字,喜欢朗诵,曾在全民K歌,为你诵读、配音秀等多个平台发表朗诵作品千余首。用文字点亮人生,用声音温暖生活。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