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徐中裕,男,广东湛江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广东省湛江市作家协会会员,湛江市红土诗社社员,曾获第十八届北京新国风诗人节“具有潜力诗人”奖,多篇散文、诗歌作品在国内外,省、市级书报刊发表。

妈妈做的鸭乸粽
文 /徐中裕
又到了端午,家乡和外地的风俗还是差不多的,除了很少见到赛龙舟之外,一般都是吃粽子、插艾叶、拿艾叶洗澡避邪等等,然而,由始至终不会忘记的还是小时候妈妈做的鸭乸粽,一想起它,内心一种油然而生的兴奋,至今都仍然历历在目回味无穷。
家乡是在雷州半岛一个沿海小镇的边上,每逢端午节,都特别重视节气。端午前夕,村里的乡亲像办置年货似的,有一趟没一趟的往集市上跑,家家户户都备好做粽子的馅料,来做鴨乸粽,我家也不例外,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很久,直到后来搬到市区生活,离鸭乸粽的味道也就越来越远了……

每到端午节,我总是想起,小时候我和父亲骑着自行车,去野外找簕古叶的情景。簕古—在雷州半岛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一般生长在杂草丛生的地方。叶子两边带着长长的刺,像齿轮一样。摘回家后,拿刀片把两边的刺割掉,挑选软硬适中的叶片放在水里进行浸泡,将沿着叶骨撕成同样大小的两片,在叶子头部打一个结,然后用四片叶子开始交错编织成“鸭乸”形状。我妈妈可是编织“鸭乸”形状的高手,三五分钟一个,并且个个都是活灵活现的,像极了一个个笨笨的鸭乸,可爱极了!一般鸭乸棕的馅用咸蛋黄、香菇、腌制的五花肉、蛤蝼叶,加上糯米一起塞满鸭乸的肚子,最后封口就可以放进锅里用柴火来蒸煮。蒸熟后的味道真的是香满了每个人的心扉!
儿时母亲做的“鸭乸”很漂亮,做好的“鸭乸”,我都舍不得当场吃了,一直会等到端午节的晚上,我和姐姐,弟弟拿着“鸭乸棕”在邻里邻外的小朋友面前显摆,和他们的“鸭乸棕”进行媲美,才尽情的享受这人间的美味!

因此,我对端午节的渴望,不仅是可以吃到粽子,更重要的是能吃上母亲做的粽子,生活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也让我的童年,有了斑斓的色彩,有了无穷的喜悦。然而,母亲为了满足我们的愿望,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记忆里那个贫困的年代,逢年过节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有时候,半夜醒来,透过那道微弱的灯光,看到母亲扎着马尾辫忙碌的身影,一年又一年,传递着千古习俗,传递着母亲多少无私的爱啊……可现在,母亲老了,再也没有矫健的身体,想吃一次“鸭乸粽”是如此的奢侈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已不再是那个拿着鸭乸粽就会心满意足的小孩。然而,不知是年龄还是怀旧的缘故,时光却一次次的再重复着,就像我们热热闹闹的童年,似乎在刻意的让我们铭记着什么,因此,每当端午来临时,我依然想念儿时那种用簕古叶做的鸭乸粽,因为那里盛有浓浓的端午味道,还有我母亲的味道。
(半岛,巳亥年六月五日晚随笔)

《文学百花苑》第六期采编中心征稿启事
《文学百花苑》是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隶属的纯文学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41一0019,公开发行。为繁荣文学创作,现公开向全国征稿,征稿体裁:诗歌、散文、小小说、札记等。
作者投稿请附作者简介+照片+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便于邮寄刊物)。
投稿请加副主编樊燕妮的微信gxlxy1995818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投稿]字样,必须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否则,不予收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1000字左右为宜,诗歌两首,每首不超过30行。格律诗词四首左右。拒绝一个月内多次投稿。所投作品编辑有修改权。
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愿意上头条平台的,请注明首发字样,并附照片一张。稿件收到后,一个月内审定,一经采用即发釆用通知单。
4,本期征稿时间为2020年05月01日至2020年05月30日止。本次征稿出刊时间为2020年06月下旬。
5、本刊长期征集封一、封二、封三、封底人物照片,有意者请和主编联系。
6、本刊无稿费,入选后如需样刊请和我联系。
《文学百花苑》纸刊编辑部
河南梦宇文化传媒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