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我国男人的服式大多是中山装、军便服、青年服等及少的几种款式,尤以中山装为主。
中山装以早年孙中山先生率先穿用并以先生之名而命名。它的款式设计有着深刻的政治思想含义。

整款外形:立翻领,对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衣服外四袋,代表“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衣袋上面笔山形袋盖代表重视知识分子。前襟五粒扣和五个口袋(一个再内侧)分别表示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立法、司法及考试权,监察权)。前襟四只口袋上的四粒纽扣则含有人民拥有的四权:“选举、创制、罢免、复决”权。袖口上的三粒扣表示民族、民生、民权之三民主义。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从那以后,上至领导下至百姓都穿中山装。尤其是老一辈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穿着它出国访问,接待外宾,从事一切国事活动。突显民族特色,可称那个时期的国服。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穿着毕挺的中山装,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特显民族的骄傲,其历史意义非同一般。
新时期,中山装已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时尚、新颖、别致的款式,花样繁多。可民族色彩似乎渐渐淡了。
如今学生有校服,警察有警服,各部门有各部门的服装,就连企业员工都有统一的着装。为甚么就没有一款大众化的,突显中华民族特色的服式呢?
诚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追求时髦、唯美无可厚非。同时亦不应该忘了这个民族的本质。

中山装或许不能完全代表新时期騰飞的中国。我渴望有学问,有设计才能的人为中国,为中华民族设计一款扬我国威,彰显中华民族特色的服装,我期盼。
我期待这样一款服式的出现。到那时,首长穿上它,无论接待或出访等一切国事,都代表新时代强大的中国,就是国家的象征。老百姓穿上它也引以为自豪,在世界上扬眉吐气。

文/中国风尚(糊涂老翁)
乙未年暮春于塘沽
庚子年初夏修改更新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