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中的辽河
文/盛百珍
我的老家,居住在辽河南岸,千里辽河蜿蜒的从北向南昼夜不停的流淌,养育着两岸勤劳的人民。
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经常到河边玩耍,虽说河不太宽,但时常有帆船驶过,我们很好奇的追撵着看。在民堤的阳坡上给生产队放猪的老年人,看着成群的猪吃着青草,抽着老旱烟,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喜悦。
放学后和几个小伙伴从北向南沿着河边,总是新奇的看着河水,究竞从哪里来的,又流向何处?天天看到的是一模一样的水,一模一样的草,如出一撤的河岸,手搭着手向前走,渴了,在河边找个僻静干净的地方,用手捧着河水喝上几口,累了,在河堤的大树下找个休息纳凉的好地方。
那个年代,这里就是人间天堂,春天,阳光洒在河堤上,照着静静的水面,水面上有一群群野鸭子相互追逐,天空的鸟高声呜叫,河畔上的野花五花八门,有的还叫不上名子,蜂蝶穿梭花间,真是流连忘返,
河岸的堤坝上,柳枝随风飘荡,各种小草纷纷露出尖尖的嫩芽,悄悄窥探着明媚的春光。早绽的野花随着微风摆动相互碰撞,呼唤着春天。奔跑打闹的小伙伴,摘一片柳叶,含在嘴里,伸出舌头微微吹气,叶片轻轻抖动,阵阵鸟鸣在口中啾啾作响。爱美的小女孩奔跑在平坦的草地上,掐一枝野花,低头深吸一口气,用鼻尖寻找着春的气息,陶醉在花香里。捣蛋淘气的伙伴折一个圆圆坚硬的芦苇,对着太阳吹一口气,小伞四散,用眼光迫寻点点绒针随风飘散,沙滩上爱玩的伙伴用沙子筑起城堡,挖沟修渠,引水漫滩,其乐融融,找鸟蛋,追野鸡,挖鼠洞,到处欢声笑语。
夏天的傍晚,晚饭后漫步在潮湿的沙滩上,让细沙裏紧脚掌,从脚趾钻过,留下串串印迹,一排排的水窝,泡在齐腰深的河水里,让太阳的余温包围身体,舒展着双腿随水摆动,洗去一天的疲惫。河水里留下多少童年的快乐,沙滩上留下多少童年的笑声,都成为抹不去的记忆,如今这些美好的回忆总在脑海里静静的流淌。
我初中毕业后,被安排到大队做文书,党支部书记,所以对河滩每块地的土质名称都了如指掌,辽河水有时很温顺,有时发脾气,给人类也带来灾难。记得在一九七四年十月十九日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大队第五生产队,到本队隔河北岸地抢收庄稼,由于乘船时人占位置不均,船体失去平衡,当即淹死十五名社员,年令最大的四十一岁,最小的十九岁。给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沉痛打击。当时在孙家大队流传几句顺溜:"座座坟墓朵朵花,有的哭儿有的哭妈,都愿无情辽河水,屈指遭遇十五家"。后来,河岸又修筑了子堤,
就是紧挨着河边,但由于每年的汛期水大,平时温顺的辽河此时也变得狂暴起来,有几年夏末秋初都发大水,给人们造成重大损失。
几十年过去了,辽河进行了治理,恢复了原生态,现在成了辽河岸边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并建成辽河文化旅游区,成了远近闻名的好去处,张荒古渡吸引好多游客,现在只要路过这里的人们总是要到河边坐一坐,看河水幽静清澈碧波荡漾,听莺鸟啼鸣,赏百花盛开,观蜂蝶相戏,回味童年快乐。累了,看一看河边的秀美风光,瞧一瞧河里嬉戏畅游的鱼儿,呼吸大自然的天然氧吧,真是回味长河落九霄。受到挫折时心中不愉快时,
在河堤岸畔走一走,往河里投块土垃疙,看涟漪四散,波澜不惊,感受到母亲河的可爱,把所有前行路上的坎坷,磨历和杂念都抛向远去的河水,体味心性宁静,踏实安然。
我爱家乡的母亲河,难忘儿时的记忆,赞美今天变化的绚丽多彩,但愿辽河水川流不息,养育着家乡的英雄儿女,永远在繁荣富庶的康庄大道上扬帆远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