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件花棉袄
文/三妹
整理大衣柜,又看见小时候的花棉袄,几十年了都舍不得扔掉。那是我童年的欢喜,是我花季的温暖,是我永久的回忆,更是我一生珍惜的宝贝!

小时候,只穿姐姐们穿小了的棉袄,这是我记事起母亲给我做的第一件新棉袄,那年大姐生了大外甥,过百日送的小花布,大姐要母亲给七岁的我做件新衣。四十年前那种贫穷苦难的日子,让母亲不得不做得大大的,说要多穿几年……
耶,小小的我终于有了新衣裳!过年穿上它,简直就是一件棉袍嘛,也依然高兴得满村子里疯跑,美得不得了,俊得不得了,滋得不得了……因为大,一直穿到十三四岁,瘦瘦弱弱的我穿上它还是有点肥。因为脏,自己拆了洗了,央求母亲重做,母亲说:“都多大了,还不会自己做?你大姐十三岁就管家里人穿戴了,你二姐十五岁就学的好针线了,不会做就别穿!”那时的我,正上学,早自习晚自习,星期天老师也不肯放个假,暑假寒假每个班前几名的学生要上免费的培训班,哪有时间学针线?那么冷的冬天,上学放学的路上,冻得直想哭,母亲就是不给做,非要逼我学针线。一天,大哥神神秘秘地跟我说:“小妹,哥给你做好不好?”哈哈,我才不信呢,大哥也会做针线?趁母亲不在家,大哥悄悄地就给做好了!看,细细的针脚儿,匀匀称称板板正正的,比女人做的都要好!我问:“大哥,你咋学的呀?”大哥说:“娘那么好的针线,整天给一大家子人做,看都看会了呀!别怪娘不给你做,她是想让你学针线,想让你做个手巧的好姑娘呢。要是没有一手好的针线活儿,等你长大了,找婆家可没人要你喽!哥给你做好了,穿得暖暖的好好去上学。”

母亲离开我们十六年了,大哥离开我们八年了,我一直都是母亲最疼爱的小女儿,大哥最宠爱的小妹妹,今天又看见这件花棉袄,花棉袄里满满的亲情,满满的温暖,满满的回忆,禁不住又把它抱在怀里,就这样抱着、想着、念着……

花棉袄里有亲人的爱!亲人虽已离开,却又从未离开……

作者简介:王学平,笔名:三妹。生于1973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人,农家妇女,以擀安丘双页饼为主,从小喜欢文学。


童年点滴
——记忆中的利渔村
文/朱红
黄西菜、河涯堤、槐花林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你可安好?
梦中我又回到了儿时的利渔村,我的姥姥家。
那是我吗?扎着一对羊角辫,手里提着一个用高粱秸扎制的小笼子,挽着裤腿脚在丰产河边捋黄西菜。一路歌、一路跳哪里管那欢快的浪花淋湿了自己的花衣裳!

听,哪里传来了咯咯咯咯地笑声?奥!是小树林。这声音好熟悉啊!对,是我的小伙伴娟子姨。娟子姨黝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满脑子的精灵古怪,这会儿她正在捉知了,她的身后是小跟班波波。波波是她的表弟,被太阳晒得满脸通红,手中还提着蝈蝈笼,笼子里面盛满了知了。波波跟娟子姨忙得满头大汗,却开心地笑着,因为回家之后他们会有一顿美美的野味晚餐。
“”红,来家吃饭啦!”柳树下的姥姥还是那么慈祥,蓝色的大襟袄里面衬着白色的小褂,永远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脑后挽着发髻,那根铮亮的银簪更加衬托了姥姥的古典美。只是那蓝色的大襟袄上打满了补丁。
高高的坐标架依然耸立在吃水湾的南沿,湾的东边是第四生产队。 四队的牛屋是我的乐园,那里的大火炕永远是热烫热烫的。坐在炕上别提多舒服了。最高兴的是正在炒料的老婆婆,每每都会给我铲过一大勺子的炒大豆让我尽情地吃个够。虽然那些大豆是用来喂牲口的精饲料,但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有这样的零食已经够奢侈的了,其他小伙伴根本没有这个待遇。因为姥爷是饲养员,再加上炒料老婆婆的善良,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猪圈的猪又在嗷嗷叫了,被一大捆猪草压得弯了腰的二姨回家了。为了多挣几个工分、多出几栏粪,姥姥一下子喂了三头猪。二姨二十岁,高高的个头、长长的辫子、不言不语只知道干活,家里的三头猪全仰仗她下了工以后再去打猪草喂养。

你看,桥下小舅正带我一起摸鱼虾,满身的汗水布满泥巴,脸上却乐开了花。小舅大我六岁却一直心甘情愿地被我欺负,后来我十五岁的时候就比小舅高出半头了。娘说:“因为我的出生小舅从小没吃到过好的东西,家里本来就贫穷,偶尔有点好吃的都被我独吞了,造成了小舅舅严重的营养不良”。
老屋被槐花树包围着,破旧的大门外那棵苹果树还是那么高。这是大舅去县城开会时带回来的,大舅是大队里的会计,经常出去开会。大舅说等我上学了苹果树就能结出又大又香的果子来了,于是我就盼望着能早一天上学因为长这么大了,我还从来没吃到过苹果,大舅说又脆又甜,可好吃了。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是女儿回来了 。身后跟着五岁大的外甥女。我不由地有点恍惚,时光匆匆,大舅舅种苹果树的那一年,我不也是五岁吗?
七十年代初的利渔,我忘不了那片贫瘠的土地,那些善良的人儿。
仅仅二分钱,我的光三姥爷就会给我装上满满一大兜子的甜瓜,然后再送给我一个大大的甜瓜王。如今想起来,那只不过是象征性地要几分钱而已,论成本根本入不敷出。
最想做的就是去寻找天鹅蛋,虽然经常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那时候利渔的村前村后有着大大小小的浅滩,水清草绿充满了自然的美,浅滩中栖息着好多白天鹅。我赤着脚垂头丧气地从浅滩中走出来,蹲在场院的破屋山头上盼望着天黑,因为只有天黑了才会有天亮、只有天亮了我才会有希望捡到几枚大大的天鹅蛋,然后美美地享受一顿。
爹说:“利渔村古时候曾经是一片大海,随着时光变迁、地壳变动,慢慢地形成了陆地。所以村东的那条长长的丰产河堤上就布满了大大小小美丽的贝壳。”三姨经常带我去捡贝壳玩,我就像黑瞎子掰棒子那样捡了一个会扔掉另一个,因为那些大大的贝壳一个比一个美丽,一个比一个漂亮,它们总让我乐不思蜀。

春天,那一堤的槐花飘着诱人的清香,二舅手里拿着根带着钩子的长木棍,把我最喜欢的那一枝枝槐花勾下来,给我编成大大的花环扣在头上,然后坐在二舅用小铁锨给我修造的小沙发上美美地吃着槐花,因为河堤的沙土非常柔软,所以二舅会经常用铁锨给我构造一些我喜欢的小建筑。

生活是平淡的,回忆注定没有什么波澜壮阔。四十多年过去了,但是我总忘不了养育了我的那片曾经贫瘠的土地,那些善良的人们。
令我魂牵梦绕的利渔村,我儿时的乐园!

作者简介:朱红,山东潍坊昌邑市人。昌邑诗词协会会员,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古诗词、散文、楹联爱好者。


开学季
文/怀阳迎薰
盼啊等啊,四个多月了,终于结束漫长的假期,我们开学了!虽然春天已尽,夏日尚浅,但我们坚信,煎熬过去了,将来一定会好起来的,只是迟到,不会缺席!

这,惊不惊喜,感不感动?!
昨天一场雷雨,万象皆新,清风扑面,心旷神怡,蔷薇花又妩媚几许。迢递山川晴和,陌上草绿渐浓,燕舞雀鸣,暗香盈袖。
久违的老师和同学们终于又见面了!老师还是从前笑咪咪的样子, 让人感到岁月静好;而同学们,特别是高年级的,个子突然长高,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大部分人白了很多,胖了不少。囗罩,遮不住笑意荡漾。

老师在校门口忙碌着。测体温,做记录、喷消毒液、列队、引导和入场。不变的依旧是网课上柔和的话语,忙碌的身影,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奉献、呵护和善良。每一个举止都令我们肃然起敬,每一个笑颜都让我们感到亲切温暖。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我们习以为常平静的生活,让我们改变了不少,懂得了许多。来路艰辛已踏过,前路虽长但可期。
经过许多次开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期待过。这一次,我们深深感受到老师给予的温暖,我们终于踏进梦里芳菲校园,真实呼吸着校园特有空气。晨光如此明媚,微风如此清爽,可爱的校园,可爱老师,可爱的同学,我们回来了!

还有亲爱的垂柳,想必你对我们也欲眼望穿吧!我们可以坐在你绿荫下的长凳上,摊开一本书,或读或写。而你长长的青丝,为我们拂去世界的喧嚣,同我们一齐面向沉静,面向大海,面向星空,面向未来。
再看看宽敞的操场,蓝球架,排球网,静默地含笑,等我们再次展现龙腾虎跃的雄姿。高高的法桐,哗啦啦拍着翠掌,还是大咧咧的样子,没有愁容,没有不安。
春天错过, 夏天初来。一个火辣辣的季节,一个新轮回的开启,把握这不算太晚的时光,耕耘园地,留住希望,秋天还会有一个好收成。
携手努力,斩断荆棘,前面的路上或许还有风雨相加,闪电雷鸣。经一番风雨,才能见绚丽彩虹,才有碧空如洗。
经过一段非常时期,便多了一些体会,深悟生命的不易。但愿虚惊一场让我们劫后重生,更加百倍珍惜今天的拥有。
亲爱同学们,愿你们懂得,世界并不一定永远美好,也有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对弥天的谎言,我们仍愿意相信真相。愿你在揭穿虚伪之后,仍保持善良,愿你在经过的漫长等待里,更加懂得把握和珍惜!
此去经年,风调雨顺,和睦苍生。
莫问春归何处,将来后会有期。

作者简介:王清明,网名:怀阳迎薰,山东青州人 。信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幼喜爱文学,喜欢用文字讴歌生活。作品散见于纸刊网络平台,愿广交天下文豪, 畅游华夏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