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欧阳如一(中国)
本期主播:王 曼 (中国)
本期主编:丰车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山海愿》
——欧阳如一
第二章:一段往事
崔浩上了何琪开的一辆白色雨燕小轿车,时间在1999年的秋天,他们大学毕业的十五年、海南建省的十年后。
崔浩说:“这世界也太小了,我见到马骏了。”
何琪说:“他来海口三年了,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当副总。”
崔浩问:“我们这是去哪儿?我是不是有点冒昧?”
何琪全神贯注地看着前方,说:“岂止是冒昧?谁找我我都没想到你会找我,因为你是大名人,朋友遍天下。不过海南是个特殊的地方,有人说是逃婚者的天堂。”她既笑着师兄,也笑着自己,她离婚已经十多年,快四十了,还一个人单着。
崔浩说:“是呵,我想了一大圈还是找你最合适,因为谁都不会想到我会找你,这样我才会在他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
“有必要彻底消失吗?”何琪想,迅速地溜了崔浩一眼,岁月的沧桑已经过早地刻在了这个过早成名的音乐人的脸上,看来自己的脸也差不多。“师兄,你记得咱们俩是怎么认识的吗?”她问,时间跳回了他们的大学时代。
“师兄,让我们用一下你的录音机呗?”
舞蹈系的女生白灵在男生宿舍的大门口拦着崔浩说。她是学校最爱疯的姑娘,跟男生哪都敢去,除了男厕所,可是她不敢和崔浩说话,这个人太高傲了。于是她就拉上了戏剧系的何琪,因为她们俩同台演过戏。那是一次期末汇报演出,何琪选得是评剧《花为媒》的片断,情节是媒婆阮妈让患了相思病的王俊卿的表弟贾俊英代他去相亲,相得是准备用来代替他思念的表姐李月娥的张五可。锣鼓点一响扮演贾俊英的男生突然尿急,指导老师一把拉过准备下一个节目上场的崔浩:“就你了!”兜头就给这个小提琴手穿上了戏剧的行头,大幕一拉开他就被阮妈推上了场。阮妈现凑的台词:“这孩子的打小坐的毛病,一相亲就尿急,那也得上呵!”台下大笑,以为是老戏新编。何琪的脑子来得快,立刻来了一句:“公子,月在中天,树影婆娑,四下无人,那边就有方便之门。”说罢用兰花手一指,示意崔浩露个脸就退下,这时候解完溲的贾俊英刚好上场,好舒服,他也即兴来了一句:“小姐,月在中天,树影婆娑,你我相会,这边就是近水楼台。”这两人眉来眼去就入了戏。
“你们要录音机干啥?”崔浩很不客气以对白灵说。别人的录音机都是单卡、一个喇叭的松下,他的录音机是双卡、四个喇叭的三洋,是他在美国读书的姐姐送给他的,全校只此一台,他当然舍不得借给一个并不熟悉的姑娘。
何琪笑吟吟地说:“当然不是学外语了。师兄,要不你来操作?是邓丽君。”
“邓丽君?”崔浩四下看看,像京戏《红灯记》里的李玉和和磨刀人对暗号:“这可是顶级的黄歌,你们在哪儿弄来的?”
白灵说:“你要是同意借我们录音机我们就让你听。”
崔浩拎着录音机就来到了白灵的宿舍,一推门,发现只能住六个人的房间密密麻麻挤满了人,那情景就像男生们偷偷看毛片。四个喇叭的三洋是多声道,能听出声音的远近和重叠来,崔浩亲自操作,放出的第一首歌竟然是《何日君再来》。前几天老师刚批判过,说它是典型的靡靡之音——当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大上海的有钱人仍然纸醉金迷,歌女们也“商女不知亡国恨”。那天老师放得是金嗓子周璇的原版,像猫叫似的,有什么好听的?邓丽君用得却是“气嗓子”,他们从来都没听过这种唱法,好像在给人挠痒痒,只听了一首就受不了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咋这么厉害呢?从那以后校园里就流行起了披肩发、蛤蟆镜、高跟鞋和大喇叭裤,女生们说话都带气嗓子。
崔浩讲完那段故事后说:“音乐不像小说和绘画,《何日君再来》表现得就是一家酒吧的生活场景,相当于揽生意,喝完了这杯再进点小菜,哪来那么多政治?可是中国人就是爱上纲上线,现在好多了。”
何琪开着她的雨燕从机场经过一座像古城式的烂尾项目,她说:“这就是‘琼民源’,我一买它的股票就ST了,也不知道啥时能解套。”车过南渡江,她说:“以后会再修一条去机场的路,从东海岸的琼州大桥走,沿着南渡江绕过来,能近半个小时。”车进凤翔路,她说:“这里是海口和琼山交界处,你能见到中国最亲密的握手楼。”车进迎宾大道,她说:“师兄,你别老皱着眉头呀?你还记得咱们那次看《埃及艳后》不?你还为它写了一首诗。”
崔浩别看和何琪说话时脸上带着笑,心里却有点发毛,也就是没底,何琪不会拉他去酒店吧?他可是身无分文。他想:“我要是赖文同就好了,这个东北的女人多仗义?可惜我们俩在学校时没什么深交,人哪,就是短视,那次演出《花为媒》之后同学们还撺掇过我们俩搞对象呢。”问:“赖文同怎么样了?你们可还有联系?”
这回轮到何琪郁闷了,说:“我和他早就不来往了,我后来结了婚又离了,现在又有了对象,是个海南文昌的泰国华侨。”
崔浩说:“你们真是可惜。我想起那个《埃及艳后》了,当时学校的小俱乐部经常放内部片,不让学生看。我和一个做布景的师傅好,他能给我开后门,我就带了赖文同去幕后看,他就带上了你——全校最漂亮的姑娘,我这才知道你们俩搞对象。你说那次多有意思?咱们全班都去了幕后,把舞台上的架子都给弄翻了,造成了停演,学校当场就给我们开了批判会。”
何琪昨天晚上突然接到崔浩的电话说要从珠海来投奔她,她还以为师兄在开玩笑,因为校友们都认为崔浩从此成了“红三代”,跟同学们已经不是一路人了,现在看来他就和当年流浪诗人马骏一样,走上了背运。于是逗他开心道:“你那首诗《美国人制造的原子弹》当时可轰动了,你还记得不,给我念一个呗?”
崔浩说:“诗太长了我记不住,要不我给你念一首赖文同写的《扁豆之歌》吧?”说着,他即兴念道:
夏日的阳光透过手指的缝隙,
让我看到了血色的美丽。
其间夹着一颗不透明的扁豆,
看着就像珠宝一样神奇。
那是一颗会魔法的扁豆,
我想,种下它就会森林遍地。
可我要把它镶在一枚戒指上,
当然,那戒指取自于荆棘。
那是一颗会说话的扁豆,
我想,戴上它就会感受爱意。
可我只敢说是别人送她的礼物,
当然,那是我不认识的邻里。
我看到她把扁豆戴在指上,
她脸上露出了十二分惊奇。
从此我每天都念动咒语,
那是我所有祝福的合集。
夏日的阳光透过手指的缝隙,
让我看到了新娘的美丽。
她指尖戴着一颗硕大的珠宝,
我的扁豆丢在了哪里?
我的扁豆原来被丢在这里,
我家乡热爱的土地。
它为我枝繁叶茂,
我为它生生不息。
崔浩朗诵的诗把何琪带回了十多年前她和赖文化同相爱的时代,这位画家得知他的未婚妻和别人结婚的消息后给她写了这首诗,文人嘛,也没别的办法。何琪发现这简直是意大利作家皮兰德娄的《西西里柠檬》的再版,还生气赖文同把自己写成了一个进了城就忘记了乡下的初恋情人的姑娘,她都把这首诗忘了,今天听来竟然那么美好和甜蜜。
何琪把汽车停在了海南日报的大门口,趴在方向盘上流了一会儿泪说:“师兄,你提他干什么?”
崔浩后悔自己真不会说话,抱歉道:“不就是一首诗吗?没人知道这里有故事。”
这时候何琪已经想好了,人不能势利眼,特别是在校友们落难的时候。说:“愿意的话你先到我家,我让我家华侨过来接你去他家住几天。”就开车进了院。

作者简介
欧阳如一,规划师、建筑师、作家、诗人。
创作了大量文学,包括小说、诗歌、电影剧本等,近作有:
一、长篇小说
1、长篇系列间谍小说《天生间谍》
2、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
二、自由诗集
1、自由诗集《我的神》
2、自由诗集《大海,我的爱人》
三、长篇史诗
1、长篇史诗《大航海时代》
2、长篇史诗《周颂》
朗诵简介:
王曼,主任播音员,现任广播电视台首席播音员,系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市广播电视学科带头人。平缓、准确、流畅、饱满的声音,已成为我市广播界的一张名片。创作、主持的一百余篇播音作品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其中,主持播出的《奔驰在二十一世纪的跑道上》获国家级一等奖。电视专题片解说也得到各界朋友的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