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卢王川第603届马氏祭祖仪式“鲜花换鞭炮”,换出文明祭祖新风尚
2020年5月1日,井陉县卢王川马氏宗族第603届祭祖仪式在东尖山村村南马氏祖坟举行,疫情期间响应政府号召,本次祭祖仪式,未邀请东尖山村以外各马氏分支参加,对人数控制,本地马氏分支派代表40人参加,组织方为参加祭祀的人员免费赠送口罩,所有人怀着一颗虔诚感恩的心献花鞠躬拜祭,通过祭奠先祖,溯本求源,慎终追远,弘扬先祖仁义礼智信孝善忠诚爱国的传统,加深了对孝文化的理解。

野外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的祭祀行为,很容易引发森林火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破坏生态。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不文明的陋俗,用播放音乐代替燃放鞭炮,为先祖献上一束鲜花、种上一棵绿树,不仅寄托了哀思,还为世界增添了一抹绿色,让“文明祭扫”成为一种习惯。

(非物质文化遗产)卢王川马氏家族第603次祭祀祖先大会
芦王川马姓人,合是一个老祖宗。明朝初宣德年,老祖宗北障城迁,居尖山五十年,逝后葬在刘家坪。明朝中成化年,刘家坪分两股。大尖山,东尖山,亲哥两是一股,弟弟留在大尖山,哥哥到了东尖山。另一股是西尖山,和大东尖山是叔伯亲,爷爷就是始祖宗。以上说有证据,新近发现了石供桌。石供桌有文字:卖树钱分兩份,东大尖山是一份,西尖山是另一份。大东尖山造供桌,花了分的一份钱。祭宗时节摆供品,供奉祖先保平安。上世纪三十年前,每到清明前一天,芦王川马家人,老少男丁能行的都到刘家坪。辈份前后有秩序,三跪九叩拜祖宗。念先祖,养育恩,不忘先祖创业艰。祭祖仪式毕,大家分供品。供品何处来,老祖留下的祭祀田。此仪式,宣德始,一直进行了四百多年。直到日本鬼子来了后,这样的仪式就再也沒有续。直到2018年5月1日开始东尖山村开始延续祭祖仪式,目的是弘扬传统仁义礼智信善孝文化,纪念先祖及马氏抗战先烈,激励马氏子孙,奋发图强,忠诚爱国,为家族及国家贡献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东尖山村一个不足400人的小山村,抗战时期牺牲烈士7人,有40多位参加抗战英雄及解放战争的战斗英雄,参战民兵百余人,妇女救国会百余人,儿童抗日先锋队几十人,举全村之力,保家卫国。在东尖山马氏家族第二届祭祖大会之际,编辑东尖山马氏家族抗战英雄谱,以纪念先烈。

马氏家训
一敬奉祖先;
二孝顺父母;
三友爱兄弟;
四协和宗族;
五邻里和睦;
六立身谨厚;
七勤俭持家;
八严教子孙;
九读书明德;
十忠厚戚朋;
十一讲求公德;
十二忠诚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