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人的夜生活
图 文 | 小 柯
暮色四合,当太阳与月亮完成了换岗,月亮明晃晃地挂在枝头时,天水人的夜生活,便开始了。
天水人的夜生活,有时,是从一场广场舞开始的,或者一顿烧烤,一次傍晚散步,一次聚餐。最平常的,家庭晚餐即是夜生活的起始。再或者,是走进夜校充电。
最喜欢围观夏夜清风下的伏羲广场舞。往年,一到盛夏,总要抽出些时日回到天水,美其名曰:避暑,实则,是解决口齿之于瓜果的牵念的。
很多个夏日的向晚,约了好友雨,一同前往耤河风景线散步。一路闲聊,遇见熟人又停留一会,说几句话,然后,各自散开,各行其是。

我们也常去伏羲广场,每当夜幕降临,无雨,那里一派歌舞升平。人们自行分成几个群,有跳广场舞的,有的是国标,有的是梵音舞蹈。还有的老者玩着陀螺,长约几米的鞭子,敲击着偌大的陀螺转动起来,没有力能支撑,也是不易的。
慢慢发现,广场舞跳得极有韵味的,竟然还是男性。即有一位公司的供应商,就是一波大妈们的领舞者。大音箱往前一立,激扬的音乐响起来,他即伸胳膊抬脚,细腰扭起来,动作轻柔,从身后一看,委实曼妙。
每次,我都要认真欣赏一番,暗暗叹服。
也有极个别的男性不合拍。这几年间,我就发现了一位。那是一位中等身材的中年人,皮肤黝黑,傍晚时分,就和一群大妈跳着广场舞。不知怎的,他的动作总和别人慢半拍似的,也少了一份灵动,一招一式显得有些僵硬。然而,他跳得极其投入,丝毫不在意他人异样的眼光。
带着异样的眼光,还有一个我。每一次,被他逗的咧嘴大笑,完全一改我平日的矜持形象,也是一奇。

天水人的夜生活丰富,不限于广场舞。有开明的家长,送了学龄前的孩子习武,学习桑巴舞,他们也是伏羲广场的一景。这些未来的希望,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进步,他日,就会展翅飞翔,祝愿他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伏羲广场上,也有唱天水小曲的人,不仅唱,也跳,边唱边跳,着实畅意,听得过瘾。
年纪稍大的老人,已然跳不动,舞不起,他们坐在廊下聊天。话题之广泛,内容之远近,你我所不知,开心为上。
耤河风景线上,因为早已有网络覆盖,那里也是天水人爱去的一个场所。台阶上散坐着,靠椅上相依着,堤岸边漫步着,茶吧里休闲着,餐厅里相聚着。他们把天水人不徐不疾、不紧不慢的夜生活,演绎得淋漓尽致。
公园里,三三两两的行人徐徐前行,没有了白日里行色匆匆,夜色阑珊,人景合一。巷口,街市上,再不是白日的车水马龙,一切,都好像慢了下来,静了许多。
肯德基店里,依旧人进人出,它是成功占据了一个群体的洋外餐,已入驻天水多年。天水人习惯了它的存在,就如同习惯了浆水的清香,习惯了一碗牛肉面的畅意。
往前追溯十几年,天水人的夜生活,是从夜市开始的。依稀记得,那条夜市设在龙城广场附近的一条马路上,夜色中,商铺满街排开,各种生活日用品一应俱全。
一些白天的上班族,这会儿摇身一变,就是摊主,洪亮的嗓门一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一度令我恍惚穿越时空,重回金城建兰市场似的。

豪迈的黄土地,给了西北汉子豪放的个性,人生苦短,岂能无酒,无需杜康。温婉的耤河水,许了天水女子水般的柔美,岁月清淡,岂能无舞,无需张扬。
最是夏夜快意。烧烤的生意出奇得好,人们三五结伴,喝酒吃肉,侃大山。高兴时,不知有谁扯几嗓秦腔,那声调里,居然也有了酒香,有了烧烤味一般,别样,粗犷,却提神。也有人划起拳来,猜拳声此起彼伏,你来我往,几轮下来,无量无拳的人,醉眼朦胧,人却不服输,强撑着仍要继续。
带着孙子闲逛的人们经过,不由地扭头看看,笑笑,慢慢远去。
很多个夜晚,也在楼下这样的划拳声中,慢慢合上双眼,我便自觉找周公畅谈甚欢而去。
天水人的夜生活,是烟火的,亦是庸常的,是你的,是我的,是我们的。
天水人的夜生活一开始,那夜色里,就多了一抹温馨,一份人情味,一份烟火味。
2020年4月23日
(完)
-作 者 简 介-
小柯,甘肃天水人,现居江苏。个人微信平台:小柯天地(yftd201666)。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