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花香里游臧台
刘炳义
枣花盛开的时节,我因有事向房老师请教,驱车来到千年古村臧台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原先乱噪噪的臧台村,不到一年时间,就被房老师治理的齐齐整整,高标准的通户道路,高标准的雨污分流工程,让我眼红。看到被晒黑的房老师,我心中不由产生一股敬佩之情,他本该坐在办公室里,但是,为了他的家乡,他毅然回到村里担任支部书记。
房老师热情地向我介绍了村里的发展规划,并诚邀请我游古臧台。
我也正有此意,我们来到臧台村西北角,迎面是一片刺槐林,大约有十几亩吧,穿过这片刺槐林,一股很清香枣花香扑进鼻孔,我知道,我们已经到了台下,因为这股清香就是台上的酸枣林发出的,迈上33级石质台阶就到了中天门,中天门左侧的小庙山门前,树着两阶功德碑,俱碑文记载,一阶是清亁隆年间的,一阶是现代的。在小庙的山墙处,还歪倒着一阶光绪三十一年的功德碑。从中天门上行33步石阶就到了南天门,但见台顶平坦,有半个足球厂大,稀疏的种植着许多碗口粗的松树。穿过南天门就是杨公亭了,杨公亭是为了纪念清河三杰杨国夫建的,杨司令当年曾在臧台聚歼汉奸徐振中部300余人。
杨公亭北边的庙宇因铁将军把门没能进去,庙宇两边有两坐闪着金光的宝塔,杨老师说是藏传佛教立的。更奇的是台东南角的望寿亭,俱村民说,晴天的时候能看到云门山的寿字。可惜今天有云。
站在台顶,环顾台下的臧台村,东台,西台村,绿树红瓦,风光如画,我感慨地对房老师说,这三千余年的齐风鲁韵就是不俗,不利用此大作文章,真是暴珍天物,房老师也深有同感。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