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多数人任其自然,只以为自己是父母,而没把父母当成一种职业。其实,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有学问和最难的职业。
这个职业担负着培养孩子人格和性格的重任,是孩子灵魂铸造的必然途径和启蒙通道。
现实中,做父母太容易了,虽有了婚约领取了执照,但没有领取为人父为人母的合格证。
孩子的基因源自于父母,他身上流淌着父母的血。我们自己先是父母的孩子,后又变成孩子的父母,谁都没有好好研究过怎样才能当一个合格的父母。
我们培养孩子,其实也是在矫正自己。事实上,我们多数人既没有矫正了自己,也没培养好自己的孩子。
人类就这样一代繁衍一代,让孩子都成了试验品。由此看来,做一位真正合格的父母就太不容易了。
尽管我们生活艰难不如意,但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意从心,都希望他们长大踏入社会有作为、有出息,一生健康、快乐、平安,能够成为顶天立地的人。
那么,我们究竟对孩子做了些什么呢?

在日常生活里,从孩子出生算起,我们给予了他们最美味可口的食物,最漂亮得体的衣服,入托上学,竭尽所能挑取最佳去处。
我们教育他讲卫生,洗脸洗手时自来水不断流出,用手纸一张又一张,生怕病毒沾染了他的躯体。我们不随手关灯,他们也养成了照明的习惯,夜幕未临便开灯,朝霞耀眼不关灯。
我们不追求节俭,不吃剩菜剩饭,他们更是见了剩菜剩饭不拿筷子。饿了,有外卖送来;渴了,有饮料矿泉水。我们的衣服柜子里放不下,他们的玩具和衣服更能开展览馆。
面对家务活,我们心疼孩子,总认为他们将来有干的时候,有干不完的活,从不认他们伸手去干,没想到一天天养成了泡方便面你也得替他烧好开水,撕开面袋,放到碗里加水冲泡。他只会吃。
因为怕讹诈,我们出门看到有人跌倒不敢去扶,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出了家门少管闲事。
见死不救、助人为乐,已经远离了我们的孩子。他们变成了极端的自私者。
贫穷使我们吃过的苦和受过的罪,我们只害怕有一星半点落在孩子的身上,让他们尝试。无知和愚昧让我们碰过的墙撞过的壁,我们只担心孩子们某一天某一刻遇见。
一句话,我们自己生活中所经受过的各种苦难,都不希望降临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从物质生活到精神世界,我们尽其力所能及给予他们最好,只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平安,只希望他们掌握十八般武艺,能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应对将来生活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和妖魔鬼怪。
其实,我们的日子刚刚摆脱贫穷,有的人还在贫困线下挣扎,离小康生活还差一步。
但是,我们的孩子除去极少数,多数人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出行方便、娱乐无穷的儿童小康生活。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玩起游戏不知白天黑夜。
我们多数人还是寒门,他们多数人却是富二代。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孩子没有脱离“父母”的舒适区。

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和自强。那么,在教育上,我们有多少父母能够尊重自己孩子的选择呢?又有多少父母能够传授给孩子独立的精神和能力呢?
如今,我们的孩子在物质财富上都长成了巨婴,在精神财富上大都萎缩为矮个子。
生于贫困,死于安乐。这是我们祖宗多少代人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你我都心知肚明,但大家都还在为自己的后代筑造安乐窝,都还在为自己的未来培养巨婴,塑造矮人。
我们今天培养着贵族,孩子们透支着明天的幸福。我们缔造了寒门富二代,他们也许消耗着将来的福分。
家庭就是一所学校,父亲是校长,母亲是班主任。孩子最初的启蒙教育就是这两位老师,这两位老师是所有老师的先行者,起着其它老师不可替代的作用。
父母不合格,孩子难优秀。
作者简介
李银锁,网名梭梭。农民的儿子,一九五六年生,男,是普通人中俗而又俗的庸俗之人。曾先从事教师工作,后从事新闻工作,浅涉政治,打工多年。初想用文字当敲门砖改变命运,后变成了宣泄情绪的工具。无建树,2019年5月在微信公众平台创办独立订阅号“梭梭丛林”,专门发布自己的原创文章,聊以自慰。欢迎朋友们关注欣赏.分享传播。
微信号:1203759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