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翁旷野又高歌
文/刘小云
翟耀文,老友也!同事中走得最近的朋友,文字为缘,我写散文他写诗,共同在文海中徜徉三十余年。有意思的是,这些年,不要说耀文出版过多少本诗文集,就是他率领的平阳诗团出版过多少诗集,几乎每一册书里,都收有我的文章,登上“序言”位置的为多。谢谢耀文和临汾诗友对我的信任,因了耀文,我与临汾和临汾诗人产生了更多的亲近感。
耀文退休前,作诗,那是业余爱好,但已经很有名气了;退休后,专业,成了临汾诗人们最尊崇的诗翁。
我俩是微信朋友,可以说,他的新作我都能在第一时间欣赏到,叹服他诗兴永远那么饱满,诗材永远那么丰富,诗思永远那么敏捷,诗作永远那么隽永。他天生就是写诗的,尽管他在临汾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都是调动资金,整日跟数字打交道的掌门人。
记得他在2014年出版的诗集是《独自高歌》,这才几年啊,他又创作了500多首诗词,300多副楹联。一个情感真挚的人,把他在生活中所有的感悟都化作诗句,那该有多浪漫多高雅。他又将这些作品汇集起来了,而且取了一个诗仙一般的书名《旷野高歌》。那就是说,他的境界更宽阔了,在大自然里,任由自己的情感奔放,纵情抒怀。
1⃣️
耀文是老诗人,诗友分布大江南北。活在诗人堆里,心地再纯净不过。退休了,他与省内外的诗人,与临汾的诗人,组织各种形式的采风,诗友的唱和居然成了他诗意人生的主要组成部分。诗人们咏山咏水,咏花咏月,叹流逝的岁月,感欣逢盛世,那是在自然不过的。一人有原唱,数人齐唱和,在暖暖的空间里,在平平仄仄的海洋里,生活得自然更舒坦而惬意。
耀文在初入七十岁时,曾写七律:
昔年往事记犹新,不觉今成稀岁人。
心静渐离名利远,情痴却结山水亲。
书藏万卷敢夸富,诗赋千章不说贫。
苍竹经霜还劲节,枯荣过后又逢春。
这就是他当前的心境,也代表了很多老诗人的心境。因此,一诗引来众人和。五十首贺寿步韵,一时间,网上刷屏,他也应接不暇了。
别人步韵他的,印象最深的是《咏孤杨》、《咏玫瑰》、《咏月季》、《立春》、《一年两度遇重阳》等等,每首诗都有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步韵唱和,范围涉及二十多个省市,甚至国外诗友也步韵唱和。他步韵别人的,更多,我熟悉的著名诗人李旦初、时新、邓世广、马斗全、李玉臻、张梅琴等人的诗都能引起他的联想,就连我的作品,他也唱和。我在七十岁时,写了一首五律,他原玉唱和:
柔肩担大义,赤胆润衷肠。
银发迎风雨,童心伴丽阳。
诗文牵皓月,才德彰霞光。
莫道桑榆晚,娇梅正吐芳。
有这样的朋友对我抬爱,并鼓励,我的人生还有什么不如意?
2⃣️
耀文有个得天独厚的平台,他一辈子生活在平水韵的故乡。他玩转平水韵,是他抓住了这个优势。
尽管当下用新韵者不少,与普通话发音更接近。但是,用新韵,丢掉平水韵的特有韵味,总是一种遗憾吧?熟读唐诗三百首,哪一首不是平水韵?尤其是亮亮的入声字,韵味倍增。耀文是平水韵的坚守者,他不但自己离不开平水韵,而且在临汾由他发起连连成立的学会和诗社中,众多诗人都喜欢并运用平水韵。更让人欣喜的是,他与任和畅、邢保平等诗友成立了诗词学会,直接取名“平水诗词学会”,彰显了他们一贯的传承思想,其中一定蕴含着身在平水韵故乡得天独厚之优势。他们的活动,他们对诗词质量的要求,他们的诗词作品,我随时能在平水交流群中感知,甚至他在各学会和诗社,在企业乡间讲课,那种不遗余力地传承本土诗词文化的镜头也能随时入我眼目。我曾在他收集整理的《平水悠悠》一书中做序言《诗花灼灼,平水悠悠》,在他收集整理的《历代名家咏临汾》(上下集)一书中做序言《尧都自有护花神》,在他的诗集《高山流水集》中做序言《走进耀文的心里》,每篇文章都要提及他与平水韵。传承一种文化,守护一种历史文化遗产,那是要具备一颗赤诚并虔诚的心,他具备了。敬佩并敬重他!
耀文,诗翁也!天高地阔,任你高歌!
2019 春
注:作者刘小云.为山西诗词学会副会长、山西杏花诗社副社长、著名散文家、诗人、诗词评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