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磨砺,原创首发)

周易•屯 03
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也。
天地形成之后,万物萌发,世间一切事物都处于欣欣向荣的状态,但新生事物的力量往往都是很脆弱的,可以说是不堪一击。发展之中困难还是比较多的,要想有所囤积何其难也!所以《屯卦》排在第三。
《屯卦》暗示各种困难和不测,虽然此卦表示吉利,但意想不到的问题还可能随时出现。比如:出门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男子求婚,女子待嫁(中国古代的女子只能是等待男子的求婚,或是等待媒妁的到来,不像现在与男子享有同样的求婚权利)也会有很多的不如意;已婚女子怀孕困难;建屋舍、做买卖、搞企业、种植、养殖等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等。不过,卦象显示了蓬勃生机,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只要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百折不饶,希望就在眼前。
自《屯卦》开始,以后的六十二卦都是由两个卦象组成,阴阳交错,互为依存,五行相间,互为依托。只有《乾》、《坤》二卦属于纯阳纯阴之卦,这里也彰显了卦主的地位,同时也说明不管有多少卦象,它们都是取象于《乾》、《坤》之内,都隶属于阴阳之变。
《屯卦》为异卦相叠,《坎卦》在上,《震卦》在下,“坎”一般表示河流沟坎,这里也可以表示云雨或流水;“震”一般表示雷霆。如果平时占到此卦,则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雷雨交加的征象——即水雷之象,可能是险象环生,不利出行,求财求利求婚求子等均不可急于求成。但同时也应感念云水之恩,并承借雷电之威,抱定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追求下去。审时度势,择机而行,方为明智。
从五行的角度来看,《坎》属水,《震》属木,水木结合,吉象。

卦辞曰: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注释】
(1)屯:a, tún “屯”字的本义是“包起来、卷起来、围起来”等。例如“军屯、屯垦、屯田、屯子”等,现为北方地名主要用字之一,多指较小的村庄。从屯之字中含有“屯”的字,也都含有字本意,例如“打个盹儿”,就是用眼皮把眼珠子包起来;刀砍砖石,刀刃会卷起来---刀就"钝"了;B,屯集、囤积、储存; c,zhūn 艰难;困顿意。本卦取义于万物萌发而又处于艰难之中的双重意义,所谓“屯”的过程,必有初始状态——生气勃勃、生机盎然;但过程中的艰难困苦也是情理之中的。
(2)勿用有攸往:勿用---不用、不可用于、不适合于;有---所有的、一切的;攸往---出行、行动。意思是不利于所有的出行或举动。
(3)利建侯:利---利于、有利于;建侯---建国封侯。
【译文】
《屯卦》弘大、亨通、吉利的贞兆。但不利于出行,却有利于建国封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注释】
(1)刚柔始交而难生:从卦象看,一改《乾卦》之纯阳、《坤卦》之纯阴,阴阳(刚柔)交互开始,这也预示着以后的卦象将均会如此。在古人的意念中,刚柔相交、阴阳激荡必生雷雨,雷雨并作则险象环生,这就是《屯卦》之卦象。
(2)动乎险中:依据卦象而言,内卦(下卦)为震,震的突出意象是“动”;外卦(上卦)为坎,坎的突出意象是“险”。所以说“动乎险中”,即振动在、行动在、前行在危险之中。
(3)草昧:章炳麟先生认为“草昧,借为草木”。其实还可理解为“混乱不明的险象”,“草”除字本意外,还有“潦草、缭乱、创造”等意;“昧”有“昏暗、不明、隐藏、冒犯”等意。根据语言环境——“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是说因为漫天雷雨交加而造成了一种险象状态,至于是什么危险,尚且不明,所以说“草昧”,这也是一种暗示。
【译文】
《彖传》说:《屯卦》是阴阳开始交互时而形成的险象。前行中会与危险相伴。卦象中蕴含着广大、通泰、与坚贞。雷雨交加充盈天地,天象中所潜在的危险尚且不明。宜于建国封侯,但不可能得到安宁。
《屯卦》象征着“元亨利贞”,可谓吉祥之兆。对于一般人来讲无疑是利好之象;对于有雄心大志者来说,更加存在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不过,任何事情都存在着两面性,尽管“利好”是主流,但潜在的危险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卦辞省示人们“勿用有攸往”,意思是说要尽量克制,再三权衡,出手不当,就势必祸及其身。该出手时再出手,不该之时就袖手。凡事均应动脑筋,要学会用智慧和理智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注释】
(1)云雷:因为“坎 ”含有云水之意,水在雷上,似乎还未形成雨水下落,因谓之以“云”;“震”则是雷霆之动,所以“坎震”之卦亦可称为云雷之卦象,即《屯卦》之象。
(2)经纶:朱熹注---“经者,理其绪而分之;纶者,比其类而合之也”。是说先剥茧抽丝而后合成绳也。词本意为a,整理丝线;b,治理,规划国家大事。
孔颖达 也曾注疏---“经谓经纬,纶谓纲纶,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约束於物”。其实“经纶”一词还应包含“治国安邦的思想理论和能力”等,《象传》之意是说君子应当以云水之恩、雷电之威来治理国家。
【译文】
《象传》说:《屯卦》上卦为云,下卦为雷,云行于上,雷动于下,所以称为《屯卦》。君子应当效法云水之恩泽,雷电之威严来治理国家。
《象传》依据卦象提醒治理国家的君子们,对待臣民应以云水之恩,对待违法乱纪者应以雷电之威,否则建国封侯就会失去真正意义。“建国”不仅仅是建立国家,更重要的是如何建设美丽富饶、繁荣强盛、和谐安宁的国家;“封侯”不仅仅是获取爵位,更重要的是要给老百姓留一个什么样的口碑和业绩。
爻辞初九曰:盘桓。利居贞。利建侯。
【注释】
(1)盘桓:pán huán a,徘徊、逗留、滞留;B,周旋、交往;C,玩弄、逗弄;D,盘旋、曲折回绕;e,广大貌;F,引申为傲慢自大貌;g,游乐;h, 犹疑不决的样子。爻辞取“徘徊”之意。
(2)利居贞:有利于居住的卜问。
【译文】
爻辞初九说:徘徊不前。(本爻)是有利于居住的卜问。当然更有力于建国封侯。
“居住”并非简单的居所问题,它还饱含人生定位问题。当人的思想趋于成熟的时候,就应当对自己有一个较比清醒的认识,盲目地去追求所谓的制高点,是要摔跟头的。建国封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屯”之初,建一居所亦非易事。但初爻渗透着阳刚、峥嵘的气氛,所以说“利居贞”。
《象》曰:虽盘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注释】
(1)志行正也:志---志向;行---行为;正---贞正、正确;也---语气助词。
(2)以贵下贱:以---用以;贵---高贵、尊贵的位置和身份;下---用如动词,指爱抚、亲近、关怀等意;贱---卑贱、卑微、下等、下流的身份和地位。此句意为“要能够放下高贵的身份和地位,去亲近身份卑微的人们”。
(3)大得民也:大得民心啊。
【译文】
《象传》说:虽然徘徊不前,但预示志向和行为贞正。若能处尊位而亲近下人,就能大得人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能够建国封侯者多数如此,周文王就是非常典型的例证。但志行不正者就会失去民心,特别是不能爱抚和亲近老百姓,不能视百姓为天、为衣食父母者。群众路线、亲民政策都是难能可贵的。
六二曰: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注释】
(1)屯如邅如:如---形容词词尾,无实意;邅---zhān,a,难行不进;b,艰险,如“下江忘其险,入漕忘其邅”;c,转,改变方向,如“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此句表示艰难不顺,踟躅不前。
(2)乘马班如:乘马---即骑马;班---a,序列或编制;c,时段;d,量词;e,调回或调动(军队),如“班师、班兵”;f,古同“斑”,杂色;g,姓。此句中取义“回转”,“班如”即回转不前的样子。王辉认为“班”可解释为“般”(假借字),回旋不前。
(3)匪寇婚媾:匪寇---并非单指强盗,因为“匪”通“非”,那么就形成了两种解释,一是强盗,二不是强盗。多年以来,人们把“匪寇婚媾”定性为强盗抢婚、部落首领或奴隶主抢婚,其实有些狭隘,可以按“泛指”来理解,因为婚媾事宜应当是普遍现象。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古代婚姻一般下层人是上不得纸墨的,大凡值得一提的都是上层人物。骑马迎亲、抬轿迎亲、率众迎亲等都是很奢侈的,甚至会震惊四野,所以呼“匪寇婚媾”,从某种程度上讲,利于安抚民心。至于圣人为什么要在“婚媾”前一定要加上“匪寇”二字还有待于研究,或许还有特定意义。现代平民百姓的婚事也很讲究了,有的排场还很大,所以要用发展的理念去理解,不必太过拘泥。婚媾---即是指婚嫁之事。
(4)女子贞不字:贞---坚贞、守贞;字---许嫁、待嫁之意,如果说表示“妊辰、怀孕”则有些勉强,说女子“待字闺中”,只能理解为“待嫁”,不能理解为“待孕”。“不字”就是不想嫁人嘛。
【译文】
《屯卦》六二爻寓意踌躇不前,骑马原地回旋。尽管并非抢劫,是前来求婚的。但女子无意出家,需要等到十年以后。
中国历史上是否有抢婚的习俗,尚不清楚。通常理解“抢婚”是非理性的,称其为“匪寇婚媾”不为过也。但联系上文“屯如邅如”和下文“女子贞不字”,似求婚也。本爻意在说明,求昏不见得会一帆风顺,可能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不易操之过急,思虑再三也是稳妥起见。
根据电视剧《大舜》的描写,上古时期,即尧舜时期似乎确有“抢婚”习俗,但充其量也是一个形式而已。几乎相当于现代的集体婚礼,只是女子们前面跑,男子们骑马追,把自己心仪的、或经媒妁的、或经许婚的女子拉上自己的马背。笔者认为,编者或许是受《周易》启发而编排,也未可知。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注释】
(1)乘:chéng本意为a,动词,用交通工具或牲畜代替步行,如“乘坐”;趁,乘便, 乘机; 利用条件、机会等;b,名词,佛教的教派或教义,如“大乘、小乘”;姓氏。还可读作shèng,名词,a,通称一般史书;b,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 一辆为一乘。本爻辞中作动词用,依爻象位置而言,“六二”似乎是乘坐于或凌驾于“初九”之上,所以用“乘刚”来说明。在周易中,爻辞之间存有“承”和“乘”的关系,一般认为,任两爻之间,下爻对于上爻可谓“承”,如果阴在下,阳在上,则为合理顺承,这也是“天尊地卑、扬阳抑阴”思想的体现;任两爻之间,上爻对下爻可谓“乘”,阳在阴上为“阳乘阴”;阴在阳上为“阴乘阳”或“阴乘刚”。
【译文】
《象传》说:六二爻之所以出现困难,是因为阴爻凌驾于阳爻之上。十年后才出嫁,反常现象啊。
在圣人的思想中,位置观念是不可动摇的。阴只能“承”而不能“乘”,一旦颠倒则视为“不合或反常”。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注释】
(1)即鹿无虞:即鹿---即使、即刻、就要、将要得到鹿,“鹿”代指猎物或财物;无虞---没有忧患,太平无事,即不用担心和忧虑。但孔颖达认为,“即,是就的意思;虞,是掌管山林的官”,意为追捕野鹿却无人做向导。笔者认为孔先生过多的考虑了下句的“惟”字,其实大可不必。猎获野鹿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但也应考虑是否进入深林之中,“进”有险,“舍”(放弃)无虞。即使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也应当慎重,小心无大错。猎鹿原本是不必忧心的事,但也应谨慎从之,特别是在鹿即将跑向深林的时候。
(2)惟:wéi,a,单,只,如“~独、~一、~有、~恐、~命是从、~我独尊;b但是,如“雨虽止,~路仍甚泥泞”;c,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如“~妙~肖、~二月既望;d,想,思考,如“思~(亦作“思维”)、~度(dù)(思量,揣度)”等。本句中取义为“思忖、考虑”。
(3)几:借为“机”,机智、灵活,引申为理智。
(4)舍:舍弃、放弃。
(5)吝:表示艰难的一种贞兆。lìn吝之本意为a,吝啬; b,姓 。此为易经常用字。
【译文】
毫无顾虑地追逐野鹿,并非妥当,有必要要考虑是否深入林中,君子是理智的,与其轻率地追踪,不如果断地舍弃。盲目地去追踪,恐怕很艰难(或引发祸事)。
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才是明智的选择。“放弃”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我们常用“始终”一词来形容某种行为动作,最容易忽视的是“终”字,只知“始”而不知“终”,累其身,害其己。(待续)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