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我的面前摆着蒙古马鞍一具,
两端金银丝缠绕的十分精细,
珊瑚玛瑙各色宝石在上面镶嵌,
我睁大双眼赞叹那精美的工艺。

蒙古民族被誉为马背的民族,
成吉思汗驰骋欧亚广袤的土地。
马鞍的发明使蒙古人跃上了马背,
成就了这一切辉煌的伟大业绩。

游牧文明的历史和那些光荣,
当然要为马鞍重重地记上一笔。
草原的英雄与奔驰的骏马,
就是靠马鞍连接在一起。

在广阔草原上策马扬鞭奔驰,
充分去感受风驰电掣的刺激。
草原上有肆意奋蹄的骏马,
也有那温顺可爱的良驹。

草原的蒙古人若失去骏马,
那就是英雄失去了用武之地。
古时候蒙古人离开了马背,
就如车之折轮鸟儿失去双翼。
匈奴的骑兵和马鞍相当精良,
就是马鞍把他们结合在一起。
马背就是蒙古民族的天下,
马鞍发挥了所向无敌的战斗力。

在历史征程中蒙元文化的精髓,
蒙古马和马鞍的地位重要无比。
蒙古马陪伴在草原人们的身边,
对马背上的民族是尊贵的期许。

马鞍和鞍具出现真是功不可没,
应当好好浓墨重彩地大书一笔。
上好的马鞍有着高贵的身价,
蒙古牧人总是表现的称心如意。

女人们有钱戴在头上显示漂亮,
男人有钱要把马儿装饰的华丽。
快马配上雕花镶银的马鞍,
主人高贵的身价立刻摆在那里。

常言道,雕鞍未解玉骢骄,
我却说,将军高鞍扬鞭起。
马鞍的优劣和装饰的华贵,
马儿也会骄傲的不用扬鞭自奋蹄。

过去想知道主人的身份高低,
就要看他马鞍的装扮和坐骑。
那些金马鞍、银马鞍和铜马鞍,
表现着等级如今流传在蒙古各地。

马鞍又被称为生命的摇篮,
马鞍的制作是震撼心灵的技艺。
蒙古马和蒙古马鞍在草原上,
是人们永远传唱不完的话题。

看那很细的窄条精美的图案,
鞍鞒前后是根据形状来设计。
突出蒙古民族的特点极为浓厚,
鞍板鞍座装饰地银丝鞍花缕缕。

景泰兰马鞍还有檀香木马鞍,
鞍木玲珑而光滑包裹着牛皮。
马鞍分为实用型豪华型几类,
用于赛马狩猎和战争的坐骑。

在人与马长期的磨合相处中,
形成了蒙古马精神的继续。
吃苦耐劳一往无前马的精神。
深深地融入草原人民的血脉里。

这种浓厚的氛围和悠久传统,
孕育了蒙古民族精神的真谛。
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
把马鞍文化的精髓去延续。

草原人民深爱着蒙古马,
在日常生活把这种情感转移。
作为与马关系最亲密的马鞍,
更是对马匹审美中的代替。

马鞍造型受不同时代的影响,
直接发展了制作鞍具的工艺。
使其有着丰富又不断地变化,
审美的习惯影响着不同地地域,
从造型上马鞍可以这样称呼,
大小三元,大小官座几个等级。

特殊的鹰式鞍、人字鞍和羊尾鞍,
这些制作需要耐心和高超的手艺。
用白银红铜白铜镀银材料制作,
漂亮精美的鞍泡采用镂空工艺。
高级的绒布留下了色彩艳丽,
在马鞍上可以看到深刻的印迹。

蒙古族对马鞍的颜色选择搭配,
装饰纹样都是民族特色的原意。
长期生活在绚丽多姿的草原上,
形成蒙古族对色彩独有的印记。

红色象征着那民族沸腾的血液,
白云和蓝天还有那草原的翠绿。
不断激发着匠人们艺术的灵感,
马鞍更偏爱同色珊瑚宝石和银器。

装饰物件用于点缀和丰富马鞍,
体会着白云和土地、草原和牲畜。
常用的纹样都是源自于大自然,
卷草纹云纹和犄纹像大自然的飘絮。

盘长纹和万字纹,以及寿字纹,
当然还代表着一些其它的寓意。
而普斯兰贺纹和兰萨纹等等,
那就代表美好的祝福吉祥如意。

在马鞍上能感受到匠人的心绪,
倾注情感全都在艺术的热情里。
就在触动着人们心灵的同时,
你看到闪烁民族精神的光辉熠熠。

马鞍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使草原的文明得以发展和延续。
马鞍的细节精致宛若一件艺术品,
透露着蒙古文化浓郁的气息。

马鞍制作工艺复杂而装饰精美,
让人情不自禁地赞叹和称奇。
马鞍装饰规律离不开草原环境,
鞍马文化有着独特的美学魅力。
注:蒙古族是中国数千年北方游牧民族的继承者,鞍马文化是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马鞍对蒙古族来说不仅是骑马的必备之物,而且是骑手和马的重要装饰物,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装饰艺术。马鞍的制作和装饰有着久远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一匹训练有素的快马,配上一副雕花镶银的马鞍,一下子就抬高了主人的身价。这种浓厚的社会氛围和历史传统,缔造了灿烂多姿的鞍马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