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人来爱”
文/云蒙山人
之所以敢说我哥“不仅仅是人来爱”,是因为他人不来的时候也爱。比如今天,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接连完成了一幅比一幅精彩、一组比一组震惊的《春华秋实》《云蒙夜话》《陋室铭》(配联)以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算单件达15件。我敢说,至少以我浅陋的见识看,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疯狂的“人来爱”。
我哥马英武绝对是“人来爱”。每一次义务写春联或者书画家笔会,他面前总能排起一条长龙,引发交通拥堵一般的热烈关注,这样的“对比过于鲜明”曾经让一些心胸不够宽阔者耿耿于怀。但这个“人来爱”依然我行我素,在“人来一定爱”,“人不来也爱”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在草链岭上、烈烈大风中悬空书写《江山如画》,赢得满堂喝彩,激发一片掌声,轰动商洛山城。

不知道是几世修来的福分,才让我和张怂老哥这辈子相逢。与他结缘,我感到深深的仰慕与崇敬,接连写下了《“张怂”都是有点真本事的》《“张怂”为什么这样火》《“张怂”火到了什么程度》《精彩就在下一秒》《“张怂”原来是有情怀的》以及《这样的朋友我看重》。虽然在写马老师的文友中,我不是最多的,也不是最好的,但绝对是最真诚的,是用心去感悟、去观察、去拍摄、去思考、去记录,并且想真诚地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每一位热爱马老师的朋友们。
当然,他给我的也足够终身受用。不仅有斗方、条幅、扇面十几件,更有八尺巨作、八条大屏压阵。比这些看得到的精品更值得珍重的,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兄弟情,是把艺术追求看得高于生命的淡泊名利的理想共鸣。
看似平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台上精彩一分钟,台下辛苦十年功。也许还有个别不了解的人以为,我马哥只是凭自己的两把刷子忽悠忽悠、闹腾闹腾,引起注意,博取眼睛。其实,我要告诉你,在用艺术挑战寂寞人生的过程中,马哥不仅战胜了喉癌,而且创造出了更高的境界。他是一个有情怀、有下数、有追求、有理想的“人来爱”。

有人说酒是穿肠毒,但偏偏对有些人来说,却是灵丹药。李白斗酒诗百篇,武士凭酒打醉拳。秦岭腹地有个青龙山,青龙山人千里马,酒喝到八成才挽起袖子挥毫泼墨,每张都是精品——没有之一。
我哥不仅仅是“人来爱”。云蒙山人小弟不才,曾经写过一篇小文,冒冒失失地表达了自己的书法鉴赏观,认为书法要有节奏美、音乐的美。2020年母亲节这天,马哥突发灵感,在“人不来也爱”的情况下,再一次惊艳了我们的眼睛。观看他传过来的书写六条屏视频,不由得深深折服。那行云流水的气势,那一气呵成的利落,那顾盼生辉的配合,那刚柔相济的照应以及浓淡枯润的绝妙,怎一个精彩了得?细细端详,深深品味,美美吸一口气,再轻轻的睁开眼,你会发现这是一组有“有声版”的六条屏——
中间是仿于右任体的“减缩版”《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一定奇怪,为什么在这里戛然而止?其实我同意马哥的说法,后面几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相对来说多了一点俗气,有点儿吵闹、喧腾,将其合理的舍弃是完全必要的。何况他已经为其配套清雅古朴的对联“名画要如诗句读,古琴兼作水声听。”
我瞬间灵感勃发,草拟顺口溜《观马公书写陋室铭》:名画要如诗句读,古琴兼作水声听。这个对联够绝妙,中间还配陋室铭。字体选择于右任,世间最难是藏锋。英武藏锋难上难,挑战自我看张怂。青龙山下千里马,沙河岸边一条龙。写得佳作送好友,犹如宝剑赠英雄。春华秋实是真理,不唯参透更践行。

经不住这有声版陋室铭配联六条屏的诱惑,我把新鲜出炉的顺口溜发给马哥。听说这两天他的肩周炎疼的厉害,还贴着膏药。不过,电话里,他沙哑着喉咙说:“你应人事小,误人事大。不能让人家说好的事情在咱这里耽搁。一马不行百马拥……”是的,我就是佩服他这快人快语、有啥说啥的痛快劲。
马哥今天显然很高兴,很快又把电话打过来,和我聊了十五六分钟。禁不住垂涎三尺的诱惑,我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申请——可否也给我来一组六条屏?或是《沁园春》,或是《陋室铭》。马哥没有犹豫一秒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给你写《沁园春》,我也喜欢这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就这样说的放着,舀的晾着,我去上课了。没想到一个小时后,手机震动,眼前视频和照片美到让我心跳!让我震惊。期盼许久,终于圆梦,在这个没有母亲的母亲节,马哥让我如沐春风——北国的烈烈大风。这大风已经让我渴慕的心蠢蠢欲动。他的书法是有声音的,因为尺幅里有节奏;他的书法是有节奏的,因为笔画里有重轻;他的书法是有轻重的,因为墨色里分浓淡;他的书法是有浓淡的,因为浓淡里有暖冷。看着洋洋洒洒的六条屏,你仿佛听见唐国强的精彩吟诵,抑扬顿挫,每一声都发自火热的胸膛;呼吸之间,你可以听到热血男儿的厚重。尤其最后一幅,只留“今朝”两个字,霸气侧漏,既是圆满的收束,又留下无尽的韵味日。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张怂”,服了,不服不行了!
“心交心,事竞成!了却才子好久的心愿!”马哥这样说。可惜因为我们加班,没有放假,不能目睹大师挥毫泼墨的真容。委屈他临时从路边找了个人帮他拉(抻)纸,这个人今天是如此的幸运,见证了有声版六条屏的诞生。下次若能遇见,我要多看几眼这个路人甲的眼睛,因为他的眼睛里,有马哥20分钟一挥而就就六条屏的飒爽英姿和威武豪情。世上有些事情不能用价值衡量,世上有些作品不是,谁都可以送。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深情。感动之余,我迅速回复:“作品已完成,情意无止境。风雨常相伴,一路是弟兄。”

没想到20分钟后,我再一次收到出乎意料的感动。“这幅势大,自感不错!”马哥这样说,照片随后发到——《云蒙夜话》。“云蒙夜话,庚子春月,千里马于青龙山下,英武题。”老哥又一幅精品新鲜出炉。枯润转换电光火石,轻重交错深不可测,简化“云”字挑战自我,“蒙”若藤蔓纵情飞跃。注意这个“夜”字,一只神秘的眼睛,穿过时光的河。而“话”则有一种笔随心动,不可言说的朴拙。千里马的《云蒙夜话》,要传递什么?诉说什么?洞察什么?除了深深地感动,面对世界上第三个只喊我“军”的马哥英武,我真的无话可说。
我哥配称“人来爱”,却不只是“人来爱”。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人来爱”。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得起“人来爱”的美名,也不是每个“人来爱”都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反思每一幅作品的得失,在风大雨急的的小院里写完宣纸一张张,耗尽墨汁一桶桶。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马哥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有请必应,凡写必成;恰恰因为他在不被注意的角落,在青龙山下的农家小院里挥毫泼墨,经春历冬。50年前挥镢头舞头时就心驰神往,经过了人生历练和创作实践,更加果硕花红。勤奋与豪爽注定了他是一个不能代替的复制版,练就了不能复制的唯一性。精彩就在下一秒,精彩就在下一幅,精彩就在每分每秒的构思里,精彩就在夜以继日地揣摩中——“人来爱”就是这样“炼”成的。
秦岭难束千里马,书坛飞跃一条龙!最后,让我用几句“人来爱”绕口令,收官这篇《我哥不仅是“人来爱”》——
说他人来爱,真是人来爱。人来肯定爱,人不来也爱。无事自己爱,有朋一起爱。书坛传盛名,父女三奇才。千秋有鸿运,黄龙人来爱。洛州马英武,无愧“人来爱”!












作者简介:萧军,家居陕西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教坛耕耘33年,绝不凑合;自发教研23年,成果丰硕;兼职文史13年,普遍认可。本职之外喜欢追光逐影、舞文弄墨,愿结识更多求真、尚善、向美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