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 念 一 位 老 人
作者王安德

早上,村网群里,我的伙计养贤同志发来一条消息"三组,又一位妈妈走了",看过后,再无下文。
我猜来猜去,弄的一头雾水,也猜不出是谁家的妈妈走了。
我凝惑着,给养贤发了俩个字"是谁?",可惜,一天了,养贤在群里也没有告诉我。
晚上快七点的时候,我与养贤视频联线,未接通。
九点左右,我又在案头上写文章,忽然,昨天发的一篇文章《孝子》被都市头条发表,不到一个小时,阅读和点赞量达到近三万人,尤其是桃李村妇女主任张利芳流着眼泪看完了五千多字的文章,并转发点评。
此时,养贤给我回复视频,我急问"村里那位老人走了?""春来妈",三个字的简单回答,让我傻呼呼地不知所措,几千字的文章,社会几万人还在关注,可这篇文章的主人翁巳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后一步,离开了她心爱的"儿子"。
"春来妈",这位近九十岁的老人,是我笔下的"主要人物",她曾多次出现在我的文章中。

在农村,论辈份,我将她叫"婆哩",小时候,我很敬畏她,主要是她这个人,爱干净,身上穿的衣服,不管是粗布做的,还是洋布缝的,一点折痕和脏痕都没有,门前和巷道扫的净净的,地面可以"照出"人影子,说话不紧不慢,很有逻辑性。当我十六七岁的时候,偶而听队上的人讲"她的儿女都是要下别人的",对于这样的话,几十年前,我们一听,也就过去了。
谁知,几十年后,她家的故事多次出现在我的文章,因为,她家的故事很奇特,在韩城,在陕西都是少有的,作为孝老爱亲的典型人物和家典很有代表性,三年前,我曾提笔写下了"村里的大孝子"一文,发表在几个网页平台,让大家学习,后来,我又向各级政府和新闻媒体,推荐她们的故事,引起了有关媒体的关注。

每当我回到农村,看见那位拄着双拐的"婶婶"和春来叔时,我会问过"婆婆还好吗?",他总会对我说"躺在床上十几年了",说过,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卷的傻笑,我看得出,俩位患病的"婆媳"将他折腾的够历害的。
几天前,我再一次续写他家的故事,这次是以小小说的形式,随笔而写,一口气写下五千多字,本想再具体些,但是,我多事缠身,只得草草收笔,发在了都市头条。
昨天晚上,认证编辑给我发来发表的消息,我查看后,真像张主编说的"一炮打响,三万多人关注了",这则点评刚发来,我就听到了"婆婆去世"的消息。
一生多病的"春来妈"走了,走的有些急匆匆的,走的让我有点转不过弯,走的让村里的人都流下了眼泪。
她是一位很普通的农村人,她只是我笔下的一位"主人翁",在她逝后,我写出这篇悼念的文章,是让大家记住她,在她平凡的背后,有一个真实又`让人感动的"孝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教育人,也可以启发人,它生动地告诉我们"以孝为先,以德育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妈才有家","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让我记住,在韩城,有一位大孝子,他就是"春来"。
"春来妈",安息吧!一路走好!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