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谁共剪西厢烛》(外三首)
作者:吕兴福
诗评:芝山石

与谁共剪西厢烛(外三首)

君居惠苑画楼西,
我住桥南芦苇堤。
市井三更灯潋滟,
滨河一棹雨凄迷。
漏残客驿相思远,
春夜晓窗云影低。
有意丹青写幽会,
无端翻梦恼鸡啼!

鸟瞰娑婆(01)

燕哭何堪隔岸啼,
鸾飞忍看各东西。
宿生追逐须弥外,
此际攀缘虎豹溪。
千尺云崖悲往返,
一时晚霓转凄迷。
榆钱繁复妆金色,
春暮怅望天路低!

归去来兮(02)

难忘长安灞水西,
不堪烟雨湿旌旗。
古道萧瑟远婵婉,
浐漏叮咚疑敲棋。
红线绾花谁眷顾,
黄莺问柳梦游移。
算来前路少相识,
挂剑金鞍无绊羁!

禅关(03)

夜半焚香开佛堂,
窗蟾如泄倍清凉。
挑灯照影息迷幻,
敷座扪心动晓光。
引磬幽沉梵声远,
法颐空阔颤音强。
见闻终止三摩地,
此际直趋极乐乡!
(2020.5.22.)

诗评:
先生的四首诗,虽然未标注七律,却是四首工整的七律。
律韵和谐,平仄声规范,颔、颈联对仗工整,而且有的是,一诗三联对仗,甚至四联对仗,可见先生文字功力之深厚。
四首诗,寓意深刻,意境深邃。
第一首《与谁共剪西窗烛》,是四个对仗联,组成一首七律。
诗的主题以爱情为题材,风格浪漫,旨趣幽深,包藏细密。有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奇思韵色。而于秾丽词语中隐露沉郁,绚彩流美里却不失厚重。
第二首《鸟瞰娑婆》、第三首《归去来兮》、第四首《禅关》,等三首诗,三个内容,三个支点,为我们塑造了三个意境。
我反复吟诵这三首诗,却渐渐凝发出一个意识,感悟到诗的精神闪烁,那就是——超脱。而且一首诗是一个境界,每界不同,又每界相通。当然,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只是有虽然清晰却仍朦胧的意象,不能真切的理解诗人的情怀,先生的海蕴。
尤其是第四首《禅关》,更加高古含蓄,精神清奇,读其“挑灯照影息迷幻,敷座扪心动晓光。引磬幽沉梵声远,法颐空阔颤音强”,仿佛灵台超逸,流动着简陋与寂寥,平和又淡远的其微妙机的愉悦。其实不对,我之浅陋,方有愉悦[呲牙]。
正如@红雨随心 老师所说:“先生的畅吟,倒是给大家指点了迷津![强][强]每一首都是心意之唱”!
向先生学习!
芝山石拜读有感
2020.5.22.晚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惠川文学社创始人,惠川文学社名誉社长。中华诗歌联合会执行委员、首席顾问。几十年来潜心研究文学、佛学,颇有造诣。出版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佛学研究《指归自性》一部;编著《筑梦军魂》纪实文学一部;还有近千万字的文学、佛学稿件在陆续整理出版之中。

诗评人:芝山石,诗人、诗评人。中华诗歌联合会执行委员、顾问、总诗评,古典诗研究院院长。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长按或扫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