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藕断丝连的记忆》
作者:小何
诵读:雅萱
昨天去野地玩,看见了它(麻数)便想起了童年,那时家里穷吃不饱,空闲时就四处寻吃的……那时的人以红术为主食,我上学时,有时父母因挣工分,饭不及时,就拿两根生红术(薯),边吃边走着上学去。
总之凡能吃的,那时都吃过,吃过榆钱,扬槐花,榆树叶,红术叶,桐花。
放学后会跨着篮子去地里挖野莱,记得名的有:荠荠菜,平嘴,猫牛,灰灰菜,马食菜,野辣菜鸡冠菜等。
我那时小,常跟邻居一位小姐姐挖野菜,
但总沒她挖的多,快到家时,她总会匀出一点给我,后来她上了高中,复习了二年,遗憾的是,也没考上大学。后来嫁人了,日子过的还可以,有了小娇车,回娘家时依然很神气,见到我时,依旧亲热的不得了。后来听说她老公跟人私奔了,把家里的存款都卷走了,她也去了广州打工,再也没她的音迅。
址远了,还说挖野菜吧,
如果挖野菜时,碰到毛根,就最高兴了,小孩嘴馋。毛毛根是根生,要生吃的,在土里挖出来,是一节一节的,白色的,和家用的灯头线一样粗细,用手抹干净,放嘴里一嚼,可甜了。还有毛燕,也是生吃的,有点象吃棉花套的感觉,味微甜。
最美丽道数深夏和秋天了。星期天和哥哥们去河里捞菱角,脱光衣服在河水里,甭提多美了,如果幸运的话,碰到野藕,一个猛子扎下去,弄到一两管(节),晚上就是一顿好菜,我那时小,在岸上看老队儿(摊)忍不住嘴馋,就会偷吃生藕,甜甜的,有点涩。现在想起藕断丝连这个词,就会忆起小时候的事。
那时候的人最纯朴!我们村庄的东边有个大水塘,夏天热时,有好多人去洗澡,一般是男人白天洗,女人晚上才去洗,有个别的大孩子会去偷看,不过我沒去过。
说捞菱角哩,乍扯到这了,还说菱角吧,又名腰菱、水栗、水栗子、菱实,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
还有鸡头菱,不过鸡头菱和菱角不一样。鸡头菱象个鸡头,砸开后里面是如鸡眼似的,圆圆的,外壳也硬,弄开后才能吃,可香了!
那时候的水很清,村里村外都是小河沟,里面的鱼虾成群,找一张废纱窗,把四角用绳捆绑,里面放一点熟红术或者一点馍馍,放入水中,一会吊起,就会有十几条活蹦乱跳的草生(小鱼的一种,长不大,最大可长二寸多)只可惜现在没有了,
记忆中的地方大都变成了平地,盖上了楼房。
那时晚上是孩子们的天堂。
急急忙忙吃罢饭,就到街上和小伙伴玩,玩打仗,挤鼓弄,丢手绢,捉迷藏等
记得常玩的游戏,
仿佛是这一种。
一人问:
干啥哩
一人答:
应好哩,
您的寨门几丈高
答:三丈五丈高
一人说:骑着马,掂着刀,从你们的寨门过一遭(领着一群人,从两人搭手架起的中间走过去)记得不完全了,大约就是这样子了。
非玩到大人喊,才恋恋不舍地回家睡觉。
唉,这藕断丝连的记忆
哟……

后记,查了百度才知麻数原来这么多名字,反正我们那时就叫它麻数【别称】白麻、青麻、野棉花、叶生毛、磨盘单、车轮草、点圆子单、馒头姆、孔麻、磨仔盾、毛盾草、野火麻、野芝麻、紫青、绿箐、野苘、野麻、鬼馒头草、金盘银盏。
《本草纲目》记载:“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老年人常食有益。”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且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
好多名字都是儿吋那样叫的,如红术,真名则叫红薯。
——作者简介——
何相利(网名小何,晓荷飘香)河南省平顶山叶县人,自由职业。是一位诗歌、散文爱好者,与世无争,喜欢大自然的美。曾在《中国爱情诗刊》《墨上微刊》《宝都文苑》《世界文萃》发表诗歌和散文,在其它刊物征文上荣获过诗歌征文一等奖。
——朗读者简介——
雅萱,平台主播、主持人。热爱朗诵,喜欢写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和文字诠释生活的美好。
